省商务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贸易双向合作,努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品服务加快走出去
坚持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外贸企业大力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引导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在境外开展工程承包取得丰硕成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2022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1006.7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74%;全省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8.7亿美元,总量连续6年保持全国前十,较2013年增长70%。
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持续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组织企业双线参加进博会、广交会、中阿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支持和引导企业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加境外专业展会,支持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海外仓,推广运用江西数字外贸、“赣货通全球”等线上服务平台,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积极抢抓RCEP落地机遇,建立我省对RCEP成员国主要进出口企业、商品目录清单,向全省外贸企业免费发放《江西省与RCEP成员国商品关税减让指南》,省市县三级联动全覆盖开展RCEP政策宣介和解读,帮助企业抓住RCEP用足用好关税减让优惠、市场开放承诺、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红利,扩大国际市场份额。2022年,我省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59.8%。此外,大力培育新业态,鼓励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对外承包工程保持前列。积极引导和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支持江西国际、江西中煤、晶科科技等企业签订肯尼亚多功能大坝、加纳高架桥、阿联酋、沙特新能源开发等一批大项目。江西中煤建设集团实施的中国政府援马达加斯加“鸡蛋路”项目,为当地民众解决了运输困难,鸡蛋破损率由20%下降到接近零的水平,成为当地民众的“致富路”;江西国际实施的中国政府援赞比亚920口中国水井项目,解决了当地数十万民众的取水困难和用水安全问题,得到当地民众的高度肯定。十年来,江西企业在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境外项目898个,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78.5亿美元。累计在全球承建的公路里程数超过1万公里,承建桥梁152座、机场6个、电站62座、大坝66座、医院37所、学校82所、水井1.38万口,各类建筑面积累计超1000万平方米。江西国际、江西中煤、中鼎国际、江水建设、江西建工、江联重工和中国瑞林等7家企业入选全球ENR榜单,入选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位、中西部地区第一。
深化双向互补投资合作
聚焦产业发展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引进东盟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资项目,同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
招引项目量质齐升。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积极引进东盟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通过举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庐山全球商界精英大会等重大活动,大力推介我省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平台优势和营商环境优势,引进了新加坡丰益集团投资的益乐矿业、印尼金光集团投资的金红叶纸业等一批有实力、有影响、成效好的重大项目。同时,创新推进多项举措,强化外商投资服务保障,建立省市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重点外资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地、用能、用工、环评、出入境等方面的问题。2022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69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66亿美元。
对外投资稳步增长。指导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推动江西铜业、晶科能源、赣锋锂业、3L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与当地合作建厂,优化整合资源,带动产品走出去,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指导协调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推进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建设,重点发展农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和建筑材料等产业,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积极对接投资合作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中非博览会、东盟博览会,帮助企业深度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省已在10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842家境外企业和机构,赣企对外直接投资额累计达106.7亿美元,共有17家江西企业在境外上市,39家企业发行境外债券、募集资金达68.5亿美元。2022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20.3亿美元,总量居全国第八位、中部第一位,较2013年增长277%。
构筑互联互通开放通道
创新开展口岸“三同”试点,大力发展航空货运、赣欧班列、铁海联运、水水联运,重点打造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九江水运区域航运中心、赣州国际陆港,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集疏运体系。
跨境物流更加便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开通了9条国际(地区)全货运航线,支持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与比利时列日机场深化合作。支持企业开辟了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直达航线。支持开行赣欧班列,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探索开行“江西制造”“家电”“汽车”“冷链”等特色专列,助力我省家具、光伏、医用产品等一批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赣州国际陆港与匈牙利国家级物流园区开展“双区联动”,该项目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之一在江西落地运行。自2015年首开以来,赣欧(亚)班列通达1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4个城市,实现了双向对开和常态化运行,形成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2条精品线路,赣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800列。
货物出境通道更加顺畅。大力推进铁海联运发展,全面畅通我省至深圳、广州、宁波、厦门、福州港5条出海通道,成功打造南昌至宁波、上饶至宁波、赣州至深圳、南昌至厦门4条“天天班”,保障了我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深化与沿海重点港口合作,全面推行铁海联运“一单制”作业,实现内陆与沿海“同港”;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组合港通关新模式,稳定运营“赣深”“赣穗”组合港,实现内陆与沿海“同关”,形成我省“高效、便捷、经济”的铁海联运通道网络。2022年,我省开行铁海联运班列2290列,较2013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1.8%。大力发展水水联运,开通九江港至上海洋山港的水运天天班,通过“联动接卸”模式承运货物,实现了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预计每标箱货物可为外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00元至400元,缩短物流时间1天至2天。2022年,九江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其中进出口货物444.78万吨,较2013年增长188.03%。
站在新起点,省商务厅将始终把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大发展机遇,争先进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促畅通循环。
(本版文图由省商务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