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察实情 出实招 见实效

——新余市在主题教育中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11月14日,新余市公安局民警在渝水区恒太商圈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为市民普及常见的诈骗信息和手段,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11月14日,在新余市渝水区白竹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正享受温暖的阳光。
11月14日,新余市人民医院护士张红接到一名病人家属的网上点单,立即准备前往病人家中提供护理服务。
11月15日,分宜县城西货运停车场航拍图,此停车场缓解了城区大货车停车难、管理难的问题。
扫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

  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 张海光 江拓华 新余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 瑶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余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确保主题教育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扩增量、盘存量,让群众停车更便利

  11月13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新余市5.5公里的沿江路商业街上,商铺、摊位整齐划一。麻辣烫、烧烤、火锅、中餐小炒……一街烟火气,让寒夜暖意融融。

  “以前这里拥堵不堪,停车特别难,现在店铺前不仅施划了很多车位,晚上7时至次日早上7时马路两边还可以免费停车,生意好做多了。”商户毛露霞谈及沿江路商业街的变化,脸上写满了笑意。

  停车难、出行难,一度是沿江路商业街的一大痛点。无论是市民还是商户,都期盼这一问题能得到破解。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新余市政府办、新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余市城管局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街区、学区进行实地走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调研,发现群众反映的停车难主要出现在大型商圈、农贸市场、医院、学校等人流和车流聚集的地方。这里面既有规划滞后的历史原因,也有停车管理智能化、现代化等方面的不足,还有部分驾驶员文明出行意识不强等问题。

  “主题教育中,新余市坚持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畅通民意渠道,深入了解群众的所忧所思所盼,推动‘民呼我为’落地见效。”新余市政府办调研人员黄道阳向记者介绍,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各级联动、部门协同,以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来推动。为此,新余市成立了全市停车问题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城管、发改、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全市停车管理工作,在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以及全市停车“一张网”、停车数据“一盘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新余市城管局局长黄华斌向记者介绍,针对群众反映的恒太商圈、上亿广场等重点区域,以及沿江路等主次干道停车泊位供需矛盾突出问题,该局梳理出15处可施划停车泊位和临时停车的位置,挖掘中心城区51条主次干道停车资源,精细优化停车泊位设置。新余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文化中心、学校等区域为重点,投资2600万元建成2个公共停车场。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增、翻新公共停车位2.5万个。

  此外,针对全市停车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问题,新余市数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智慧停车运营管理平台,整合地图大数据和互联网交通数据,有效实现泊位预约、停车诱导、反向寻车、无感支付、自动泊车等智能化服务。

  新余市破解停车难实招远不止于此。渝水区站东社区赣西小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利用空地新施划机动车停车位58个,小区机动车停车位近200个,同时新建200个可充电的电动车停车位,有效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题。分宜县则充分盘活城区边角地、闲置地块等资源,以居住区、综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等人流车流相对聚集地区为重点,新建21个停车场,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300余个、非机动车位3700余个,极大地缓解了停车难。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群众停车,新余市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开放停车场。新余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文琼向记者介绍,经过前期摸底,新余市先后于8月24日和9月26日分两批以市人民政府通告的形式,将具备条件的8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共计4545个内部停车位,面向社会免费错时开放。

  这一惠民举措既规范了周边道路停车秩序、提升了市容市貌,又拉动了周边酒店、夜市等消费水平,促进了城市管理与经济增长融合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以前店里因没有停车位,团单不敢接,很多客人也不愿意来,现在对面市政府的停车场开放后,生意越来越好做了。”惠民举措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周边商户廖小琴深有体会,“这真的是为民办了件大好事、大实事!”

  拉长板、补短板,让老人看病养老两不难

  11月14日,新余市人民医院护士张红上门为瘫痪在床的73岁老人曾桂芳成功更换了胃管。在护士的专业指导下,曾桂芳的儿媳妇孙桂萍还学会了翻身拍背护理等家庭护理技能。不用折腾出门,曾桂芳和孙桂萍别提多开心:“新余市人民医院的护士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

  孙桂萍告诉记者,这一民生项目给她家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果自己带老人去医院更换胃管,需要几名家属一起又背又抬。如果呼叫120接老人去医院更换,除了需要支付各项费用近300元,还要家属陪同,老人仍要遭受奔波之苦。而选择上门护理服务,老人和家属都可足不出户,省心省力。

  家属网上点单,护士上门服务。曾桂芳享受到的上门贴心服务,得益于新余市“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问世,这也是新余市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知民意、晓民情,是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基础和前提。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余市各级领导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失能、高龄、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群众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强烈。”新余市卫健委副主任罗怡向记者介绍,此类服务受到医疗资源分布、护理人员资质、服务质量、医疗风险等方面限制,成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罗怡表示,民呼我为重在“为”。为了解决群众的养老与看病难,新余市整合医疗资源,顺应民意,推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目前已有新余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钢中心医院、分宜县人民医院、分宜县中医院等6家医院进驻平台,可对高龄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等49项护理服务。患者或家属通过手机端进行线上下单预约服务项目和时间,就可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新余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新余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62%,比上年提高了0.8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的平均水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余市直面“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家庭,但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得来回奔波,既耽误治疗,又增加家庭负担。为此,新余市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优质便捷、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让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渝水区先后在下村镇卫生院、白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共开设529个养老服务床位,融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两部分资源。”渝水区卫健委医改办主任欧阳增明向记者介绍,此举不仅为老人提供传统的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及亲情关怀融为一体的医养联合服务。

  新余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等多部门在调研中还发现,相较于城市,农村老人看病难题更为突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余市在颐养之家建设基础上,以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看病贵为出发点,以提升颐养之家老人健康水平为落脚点,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主控、村卫生室医生主治、颐养之家日常照料的医养模式,让农村颐养之家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在颐养之家有伴一起吃饭、聊天、娱乐,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到隔壁就可以看病,医生还经常给我们做检查。”在新余高新区水西镇桐林村颐养之家,老人姚九莲谈及在家门口养老还能看病,逢人便夸党和政府把老人照顾得真周全。

  为打通医养结合服务乡村老人“最后一公里”,新余市探索将以往由乡村医生自行建设、个人经营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打造成标准化健康驿站晓康诊所。截至目前,新余市已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381所晓康诊所,覆盖所有行政村,68个颐养之家与晓康诊所共建,94个颐养之家与晓康诊所毗邻而建,219个颐养之家与晓康诊所同村而建。同时,依托乡镇卫生院和晓康诊所,为颐养之家老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义诊巡诊、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让老人看病养老两不难。

  摸实情、出实招,办好小案件服务大民生

  闹州村村民罗茶英说她家的青菜被摘,价值10余元;水川村村民欧阳小平报警,称其栽种的柚子少了几个……今年以来,地处分宜县城郊的湖泽镇,因施工项目多、流动人口多,因此产生的矛盾纠纷也多。

  “这些案件虽小,却是群众的糟心事。只有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好,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分宜县公安局湖泽派出所教导员黄卫,带着民警多次调取相关地段的监控,发现是务工人员随手采摘,随后找到相关人员协商处理。

  这几件“小案”的妥善处理赢得了村民认可。罗茶英等村民逢人就夸民警办事高效,且主动协助民警进行反诈、法治宣传,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余市公安局各级党员干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进行大走访,发现很多案件虽然标的额不大、案情也相对简单,但对于当事人而言,每一起小案件都关系大民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把情况摸清了,问题找准了,就能针对性地出实招。

  新余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特巡警支队支队长郭剑向记者介绍,新余市公安局一方面加大各类民生案件的侦办力度,全力为群众破“小案”的同时,针对巡处一体化改革进行再优化、再升级。该市将街面特巡警、交警、治安警等警种科学融合,做到优势互补,一警多能,全部纳入110接出警指挥调度体系。在主城区新建、优化了13个警务工作站,按照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就近出警、动中出警的要求,高效处置辖区发生的各类案事件和群众报警求助。目前,新余城区平均出警时长大幅缩短,七类可控性案件发案率同比平均下降31%,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警察就在眼前、平安就在身边”。

  对此,仙女湖区河下镇的万商红产业新城商户纷纷点赞。商户叶伟向记者介绍,万商红产业新城入驻商户2000余户,有电商网店1万余个,辖区内电诈风险较高,加上流动人口多、房屋租赁多,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租户出入时间不定,容易干扰其他住户日常生活。同时,也容易混入不法分子,危及他人人身安全。因此,商户们期盼打击电诈的同时,提升判别电诈能力,从租房开始,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平安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仙女湖公安分局河下派出所所长梁俊告诉记者,为回应群众关切,该所万商红警务室组建了一支11人的反诈宣传巡逻队,走街串巷,和群众面对面,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在做好线下登记的基础上,向房东推广“警民通”小程序,生成房屋二维码,并将房屋信息同步至数据中心。目前已有3700多名房东入驻“警民通”,为派出所提供基础性数据的同时,以一房一码的形式,及时掌握流动人口情况,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许多外来人员在园区务工,登记报备为园区用工增设了一道‘选人关’,对不法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叶伟说,现在在万商红产业新城做生意更安心了。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余公安部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9.86%、21.18%,平安指数总得分位居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郭剑表示,服务群众没有终点,新余公安部门将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新余目标,稳步推进情报、指挥、行动、巡处一体化改革,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道路交通隐患整治、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等系列专项行动,守万家灯火,护一城平安。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野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新余市在主题教育中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深读
   第06版:抚州观察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宜春新闻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公益广告
   第11版:三农
   第12版:资讯
察实情 出实招 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