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全媒体评论员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以此为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与价值底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基层开展,同群众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就医看病顺不顺心、社区环境安不安全、购物方不方便……这些民生小事,反映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否解决好,检验着主题教育的成效。“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各地要正确处理好党员干部受教育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关系,积极推广“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推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激励人心。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要求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稳定就业规模、吸纳新增就业人口、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供基本保障。要把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加快补齐民生保障领域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项目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人民群众享受青山、碧水、蓝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要以实干赢得民心、以实绩护航发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