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谋划 产训对接 综合教学

——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训走深走实

  日前,笔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举办了645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累计培训32691人,培训内容包含经营管理、专业生产、技能服务等,有效提升了全省农民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健全一套教培体系,培养一批学员、引领一方农民”的培育成效。

  统筹谋划,机制保障为培训护航。如何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训走深走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保障是关键,为此,省农业农村厅连续多年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并同时写入《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为全省农民培训工作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同时,该厅联合财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建立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提升返乡农民工涉农就业技能、促进退捕渔民转岗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4亿元,有力保障了全省农民培训工作的推进。为提升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服务,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江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细则(试行)》,让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有章可循;着力推动“三库”(师资、教材、基地)建设,将1960名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1730名“田秀才”“土专家”纳入各级培训师资库;编印了《农民轻松学法用法》《农业农村“双碳”知识百问百答》《农业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等培训教材;遴选了36个能提供标准化、精细化实训实习服务的省级实训基地,并推出了一系列实训计划课程,切实提升农民实操水平。

  产训对接,找准“供需交汇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农民能力素质,助推产业发展。聚焦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农民多元化培训需求,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调研摸底,了解实际需求,找准培育对象和培训机构“供需交汇点”,让培训内容与农民诉求无缝衔接。针对生产技术技能需求,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种养能手及农机手等开展培训,举办涉及粮食、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技术培训班574期,培训人数为28054人次。针对经营管理需求,面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开设金融信贷保险、关键生产技术、智慧农业等领域相关课程,累计培育经营主体负责人14204人次。针对素质素养提升需求,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乡村规划建设、乡风文明、农耕文化、农村电商等领域基础知识培训超5万人次。

  综合教学,线上线下同向发力。为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覆盖面,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发展趋势,推广线上线下综合教学,开办江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直播课堂,组织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协同推广专家,在线指导各地农民开展农业生产。2023年举办“优质晚稻早种”技术、江西省稻油轮作技术及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新茶园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等培训22期,点击率超130万人次。启动“田间移动课堂”,邀请产业专家围绕产业生产技术和新品种推广研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目前已举办5期,点击率超50万人次。行走方知天地阔,省农业农村厅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帮助参训学员提升技术技能的同时,拓展思维眼界,取得了较好效果。比如,省级农产品电商培训班邀请阿里、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现场授课;乡村民宿班走出江西,赴云南、浙江开展实习实训,稻田综合种养班赴湖北开展实习实训等。

  赣江潮涌催人进,奋楫扬帆正当时。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机构与人员培训效能,着力提升各级培训机构能力水平,促进全省农民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彭烈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训走深走实
~~~莲花县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省自然资源厅驻鄱阳县田畈街镇松林村工作队纪实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7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8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文艺评论
   第10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2版:抚州观察
   第13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4版:宜春新闻
   第15版:健康
   第16版:三农
统筹谋划 产训对接 综合教学
潮涌千帆竞 奋楫正当时
驻村兴村 为民富民
筑牢抗冰雪保民生防线
丰城市:全力推进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