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义诊活动办得真好,在家门口就诊真是太方便了,希望今后能多举行此类便民活动。”近日,在红谷滩区洪石榴广场,市民黄阿姨大力点赞红谷滩区卫健委举办的中医夜市公益活动。

  群众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方向。近年来,红谷滩区卫健委全力以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开展专家下基层义诊系列活动、构建全省三甲医院总部聚集地等,把优质的健康诊疗资源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在就医上获得更多实惠与便利。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红谷滩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写照。该区卫健委通过调动辖区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乡村,连续多年挑选各学科技术骨干至辖区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并派出多批医院技术骨干前往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坐诊、查房、手术、讲课等技术帮扶工作,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厚田乡梅花村村民熊老太前些天胃病发作,在乡卫生院就找到了坐诊的专家。“进城就医很麻烦,外出不方便不说,找一个合适的专家还需要排队。如今,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提供的就诊服务,胃不疼了,心里更乐了。”熊老太高兴地说。

  在城区,红谷滩区整合了省市优质卫生资源,高质量探索创新分级诊疗模式。该区推动与南昌市第一医院开展片区性医疗合作,巩固与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的医联体协作模式,以及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的院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专家义诊、巡回坐诊的“两个下沉”机制,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上下融通”,力促三甲医院积极参与中医、妇幼保健、口腔、眼科健康进万家等健康红谷滩系列大型义诊活动,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区”的新型就医格局。

  “我们以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高水平医疗服务供给差异大等问题为抓手,积极引进省、市级优质资源集聚并下沉,持续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红谷滩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红谷滩区先后引进了9家省市三甲医院,已投入使用的有6家(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医院、省口腔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三甲医院,已启动项目有3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九龙湖分院、江西省人民医院九龙湖院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眼科医院九龙湖院区)。此外,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已落户红谷滩区。

  红谷滩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为国家神经系统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西医院将打造以心血管、神经、肿瘤三大学科群为引领,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则将立足江西,辐射中部地区,建设省内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胡 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红谷滩观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公益
   第12版:综合
项目建设“跑”起来 发展势头“热”起来
2024“春风行动”综合招聘会落幕
特色“红小二”助企解难题
乡贤齐聚 共谋发展
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不断提升
龙年开学季
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创建水平
把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