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宜水润宜黄

  本报全媒体记者 舒海军

  初春时节,宜水湖畔的百花洲公园,树木叠翠、波光粼粼。“现如今,咱们多了一个好去处,可尽情放松于这山水之间。”市民胥志强漫步在公园里,难掩喜悦之情。他口中的好去处,正是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项目的一部分。

  宜水幸福河湖项目是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7个试点之一。去年11月,宜水幸福河湖建设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验收组认为,宜水幸福河湖建设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幸福河湖的打造关键在于系统治理。”作为老水利人的宜黄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水利局二级调研员黄子健,全程参与了宜水幸福河湖的建设。宜水幸福河湖项目突破了以往单纯工程治理模式,全县15个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全流域截污纳管、全区域河道禁采、全河道洁水养殖等专项整治,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治水管水是幸福河湖建设的基础。经过改建加固的堤防工程和交通桥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洪体系,大幅提升了宜水河的防洪能力。经过综合治理,宜水百花洲段防洪标准提升为20年一遇,宜水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还河于民的理念贯穿始终。宜黄县坚持“以原生态河道为主,人工景观措施为辅”的原则,顺河势修整边滩、槽沟和深潭,在提升防洪能力的同时,保持了河道原生态。寻梦神岗、最美圳口、凤冈湿地等多个沿河生态廊道宛若一条条绿丝带,串联起富饶的宜黄大地……该县将河道治理融入城市及乡镇公共空间,建成了10.6公里的多功能滨水绿道以及6座特色堰坝,大幅提升宜水幸福河湖项目亲水便民功能。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宜水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带来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2022年,作为宜水河幸福河湖建设的配套招商项目,小河弯弯田园综合体进驻小河村,由县城投公司与种植大户合作成立蔬菜种植基地。综合体负责人介绍,基地以种植辣椒为主,年亩产辣椒超3000公斤,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在宜水河沿岸,蜜橘产业蓬勃发展,全县蜜橘年产量达800万公斤;投资9600万元建立的种子产业园,制种面积达2.7万亩,带动附近700余名村民增收……宜黄县良好的水生态优势正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幸福宜水如何常流淌?黄子健说,未来宜水河的管护将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由第三方实行物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幸福河湖建成的所有项目有人管、有钱管和管得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从五组数据看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重点
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成审批4660台~~~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专题
   第10版:专题
进一步提升健康获得感
居民幸福指数“一键提升”
春光美
幸福宜水润宜黄
聚焦示范项目 推动城市更新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