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13省区市党报接力踏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于都段)于都长征学院。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编者按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范围是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的线路。当前,沿线各省区市不断抓规划、抓立法、抓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正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和展现长征历史的重要空间载体。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联合贵州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广西日报、重庆日报、四川日报、陕西日报、甘肃日报、青海日报、宁夏日报,组织记者实地走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聚焦建设情况,呈现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完整报道请登录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河畔落笔书壮阔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秋兰

  3月1日,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广场上,成群的孩子放着风筝欢快奔跑着,不远处是“长征第一渡”于都河长征渡口。

  90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建设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正奋力打造红色文化新高地。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于都县已完成长征出发地八大渡口项目提升、六处旧址遗址遗迹修缮。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赣南省委旧址等已成为当地红色旅游打卡地。”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馆长谢芸华介绍。作为长征集结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于都县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正大力构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大格局机制。

  这是江西赣州全域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缩影。作为长征之源,江西高站位部署、高规格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省19个县(区)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重点建设区,38个县(区)纳入拓展建设区。

  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项目的陆续建成,长征文化展现形式更加丰富,长征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信丰县保护利用当年红军长征途中胜利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遗址遗迹,打造全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参观学习。

  同时,“文化+科技”正推动赣南老区红色旅游发生新变化。赣州联合华强方特打造国内首座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公园“赣州方特东方欲晓”,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综合运用主题乐园前沿科技,将众多红色经典打造成《致远 致远》《巾帼》《东方欲晓》《岁月如歌》等沉浸式、强互动的主题项目,把红色旅游从“走马观花”升级为“沉浸式互动”,开辟了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的新方式。

  当前,红色文化主题公园、“长征第一仗”纪念广场等各种纪念场馆已相继竣工。截至2023年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纳入省级调度的23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8.5亿元,完成投资率93.4%;完工项目20个,基本完工项目2个,完工率95.6%。一批重点展示园和以长征步道为串联的展示带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也已基本建成。

  一边抓硬件设施建设,一边抓红色演艺事业,赣州双管齐下,把红色名片越擦越亮。

  精心打造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被专家盛赞为“无愧于当下红色题材的高光突破”,创下演出102场的佳绩。目前,它已入选“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深圳、长沙、武汉、南京、昆山等重点城市巡演,不断讲好江西长征故事。

  河畔落笔,书写波澜壮阔。被誉为“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和全民爱国主义教育课”的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演绎长征的红色传奇。上演以来,剧组结合特定节假日、纪念日推出清明节致敬先烈、大学生新生送学、开学第一课等专场演出,已演出190余场,观看人数超12万人次。同步创作的红色歌曲《从此》也广为传唱。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一个人的长征》《长征组歌》等红色剧目常态化演出。深挖长征历史步道沿线红色文化、赣南地域文化资源,不断注入长征文化精神内涵,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纳入红培、研学线路,研发相关课程,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转化。”赣州市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赣州市接受红色教育培训学员逾181万人次,增长80%。

  深化长征记忆,传播长征文化。当前,赣州征集遴选111条红色研学线路和134节研学课程,开发《读懂长征向未来》等红培课程,期望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教育。同时,举办中国(瑞金)第四届长征节和于都“长征纪念月”“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开展“起航红五月 走好新长征”红培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让红色文化深入心中。

  宁夏:

  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

  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见习记者 李昊斌

  2月28日,六盘山区一片银装素裹,登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步道,山川树木被皑皑白雪覆盖,满目皆是风景。

  2021年8月13日,西吉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2023年,西吉县将该项目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的60%以上,计划今年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影视、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西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项目办主任马会田说。

  陕西:

  建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陕西日报记者 王姿颐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位于陕西省吴起县,总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纪念园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展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以保护长征战场遗址地、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要内容,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主题公园。主要包括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五大广场(入口广场、转移转折广场、雪山草地广场、会师广场、胜利广场)、吴起镇“切尾巴”战役前沿指挥所等。

  贵州:

  生动讲好长征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早春三月,黔中大地春意盎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遵义会议纪念馆的观众络绎不绝。

  2019年,贵州省被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重任,建设区规划突出“伟大转折之地”特色,明确了以遵义为核心,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线,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经的铜仁、毕节为两翼,以及涵盖其他代表性节点的“一核一线两翼多点”规划体系,建设范围涉及9个市(州)66个县(市、区),规划建设14个展示园、10条展示带、系列展示点,重点推进“1+3+8”标志性项目建设。

  在保护传承层面,贵州省大力推进文物保护、价值挖掘,不断夯实保护传承基础;在重点项目建设上,遵义会议会址展陈提升及环境整治全面完成;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建成试运营;《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试演;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园、乌蒙山回旋战遗址遗迹保护展示园完成基本建设……“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四梁八柱基本成型,特别是遵义《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项目与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的闪耀登场,共同形成贵州长征文化“双子星”新地标,备受年轻人的瞩目。仅2023年,遵义会议纪念馆接待观众达到450多万人次。

  眼下,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红色文化符号,正成为贵州大地上的耀眼明珠。

  广西: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黄剑蓉 广西日报记者 李家健

  3月2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迎来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全州县依托纪念园、三大渡口等纪念设施,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现场教学平台,让红色资源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该纪念馆馆长周运良告诉记者。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大坪渡口是中央红军最先突破湘江的渡口。如今,大坪渡口和凤凰嘴渡口、屏山渡口作为三大渡口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位于全州县的项目。目前,该县承建的相关项目基本完工,其中,全长113.37公里的血战湘江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全段贯通;三大渡口遗址群保护展示工程建成投用。

  全州县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产业、教育等领域,打造“红色旅游+乡村振兴+文化+生态+工业”红色旅游项目26个,让长征精神得以更生动诠释。

  四川:

  红色文化带来“产业红”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启龙 泸州观察 龙欣雨 魏 杰

  “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也是我们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古蔺部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云介绍,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古蔺县坚持普查全覆盖,持续开展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遗址遗迹发掘,加强对革命文物的征集收集,调查、认定、登记革命文物500余件、遗址遗迹300余处,建立起红色资源名录库、档案库、资料库和文物地图“三库一图”。

  在红色精品打造上,泸州市级层面及古蔺县等地近年来还创作了川剧《赤水河上的密电码》《赤水河畔》、话剧《四渡赤水情》、情景剧《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开心年》等一批精品剧目。

  让红色旅游火起来。在加强对红色文化保护和挖掘的同时,泸州市还推动红色资源与文化旅游融合,让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联动成片。

  图1 江西:位于于都县的长征渡口。 

  图2 福建: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 

  图3 河南: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图4 湖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集结广场。 

  图5 湖南:“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

  图6 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图7 贵州:遵义会议会址。

  图8 重庆:重庆綦江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 

  图9 四川: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所在的红军广场。 

  图10 陕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园)。 

  图11 甘肃: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会师塔。 

  图12 青海:班玛县红军沟是红军长征唯一途经青海的地方。 

  图13 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13省区市党报接力踏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4全国两会特刊
   第03版:2024全国两会特刊
   第04版:2024全国两会特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2024全国两会特刊
   第08版:综合
   第09版:2024全国两会特刊
   第10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1版:井冈山
   第13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4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5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6版:健康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