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 桐
在鹰潭,烘焙糕点被当地人称为“做果子”,以桃酥为代表的果子制作有上千年历史。2017年,鹰潭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桃酥之乡”称号。数据显示,鹰潭市有近10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烘焙业,开设门店近3万家,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10余家、千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近百家。
然而,鹰潭籍烘焙从业人员绝大部分在外地经营,本地烘焙产业一度缺少规模化的连锁店以及能在全国叫得响的烘焙品牌。鹰潭烘焙产业如何抓实“里子”擦亮品牌,成为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谋的事。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打造人才培训基地,让“里子”实起来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位于鹰潭市信江新区的麦子熟了烘焙学校,只见该校教师、曾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的徐伟男正站在料理台前授课。他一边将发酵好的面团一点点拉出膜,一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讲解面粉筋性及面团在发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现在,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烘焙技术的学员越来越多。”麦子熟了烘焙学校运营总监王明慧说,目前该校已和全国近百个烘焙品牌合作,提供烘焙技术培训服务。2023年,该校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向全国各地输送烘焙人才2万余人。
鹰潭市被称为“烘焙之乡”“桃酥之乡”。“虽然名声在外,但抓实‘里子’才能撑起‘面子’,鹰潭市抓‘里子’的关键一招就是抓好产业技能人才培训。”信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徐贵华说,该市致力于将信江新区打造成为全国烘焙行业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2019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来麦子熟了烘焙学校落户。目前,麦子熟了烘焙学校的老师队伍中,有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等。为此,全国各地很多烘焙从业人员都慕名前来进修,鹰潭逐渐成为全国烘焙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要想进一步抓实“里子”,必须拥有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产业人才。鹰潭市人社局二级调研员韩学农说:“2023年,由鹰潭市选派的优秀技能选手徐伟男代表江西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烘焙项目中一举夺冠,实现了鹰潭在全国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中奖牌零的突破。同时,童志刚西式面点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为鹰潭进一步擦亮了‘中国桃酥之乡’的金字招牌。”
培育本土烘焙产业,让品牌亮起来
“这是刚出炉的奶油蛋卷和桃酥,闻起来香,吃起来甜,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单。”3月6日,在位于信江新区的鹰潭客盈门食品有限公司的烘焙车间内,公司负责人彭林元正在直播带货。“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彭林元说,公司的烘焙产品能走向全国各地,离不开当地政府在企业融资、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徐贵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鹰潭市持续推进烘焙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做响品牌、做实生产、做旺贸易、做强研发’的思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厚实、市场空间广阔等优势,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培育壮大烘焙产业。”目前,鹰潭市先后召开烘焙产业链政企圆桌会议30余次,帮助烘焙企业解决各类问题650余个,积极对接帮助烘焙企业实现融资需求近25亿元,推动了鹰潭烘焙产业的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一个地方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就能吸引优秀的企业扎根落户。”贵溪市白鹤湖管理局副局长张斌介绍,该市打造的白鹤湖食品烘焙产业园已落户食品加工企业20家,总投资约37.5亿元,其中烘焙类企业6家。
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桃酥之乡”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徐贵华告诉记者:“鹰潭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烘焙人才培训基地。为进一步做实唱响‘中国桃酥之乡’品牌,鹰潭市已举办三届中式糕点博览会,有效提升了鹰潭本土烘焙品牌‘龙虎山’贡酥、‘吉利人家’的行业影响力和美誉度,助力鹰潭烘焙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