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轮替,岁月更迭。
南昌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深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动员职工建新功开新局谱新篇;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深化改革建设,增强工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三个强化”持续发力——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劲合力
汇聚全市职工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引领。南昌市总工会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将广大职工思想统一起来、共识凝聚起来、力量激发出来。
强化理论武装看行动。市总工会健全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和“双周大讲堂”学习制度,学懂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班等8个培训班。市总工会党组按照市委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最真挚的感情、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自觉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强化政治引领看定力。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工”字系列职工文化主题活动。去年,举办劳模工匠宣讲100场、职工主题阅读活动100场、文艺演出进基层35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成功举办了南昌市第九届职工运动会和首届江西省工人文化宫联盟职工文化交流活动周,充分展现城市风貌和职工精神风貌。
强化先进引领看实干。全市工会系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培育宣传劳动模范,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的原则,推荐评选出各级五一劳动奖状42个、五一劳动奖章169名、工人先锋号49个,各级五一巾帼标兵岗51个、标兵61名、女创业带头人10名,举办了2023年南昌市五一劳动奖和南昌市工人先锋号发布仪式。讲好职工故事、劳模工匠故事、工会故事,引导广大职工在投身“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的火热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三个持续”坚定不移——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拉开帷幕以来,各级工会围绕“产改”五大任务,紧密结合南昌市打造“一枢纽四中心”的发展定位和实现“两个大幅提升”的工作要求,围绕深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谋长远之策。市总工会制定印发《南昌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23年工作要点》,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南昌市委工作要求,高质量推进产改工作走深走实。抓住重点,以更高的标准落实产改工作,紧紧扭住“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项重点任务;推动出台了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的相关政策。
市总工会紧扣“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这条主线,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发展定位、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推动国有企业产改工作全覆盖;组织20家产改试点企业参加全总产改和劳动竞赛现场推进会;持续实施劳动技能提升工程,市总工会对江铃集团申报的73名企业技师以上人才给予266万元奖补。
持续深化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行固本之举。市总工会围绕持续擦亮“洪工杯”竞赛品牌,聚焦全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开展18项市级赛事,并组织产业工人参赛。全市参与竞赛的职工达17103人,带动岗位练兵28.2万人次。通过固化模式、固化项目、固化场地,完善竞赛组织、评估、表彰机制,全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竞赛新格局。
持续深化职工创业创新创造创佳绩之势。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深入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创新。推动首家市级工匠学院挂牌成立,打造10家市级示范性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同时,全市广泛开展“五小”活动,选送优秀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129项。一项项新举措,映照改革决心,激发创新活力。
“三个着力”落在实处——服务走心职工更暖心
去年,南昌市总工会本级共投入送温暖资金509.3万元,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8870余人,带动全市各级工会走访慰问职工1.5万余人。
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真抓实干。去年共投入900余万元,组织5000名一线职工、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开展市内疗休养活动;筹集104万元,开展“关爱职工 夏送清凉”走访慰问;筹措助学资金50万元,带动全市各级工会为百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解难。为2055名女职工开展免费“两癌”筛查活动,为5148户职工家庭发放生育慰问大礼包。继续在“洪工惠”线上平台开展“线上促消费 日日有精彩”普惠活动,全年累计发放南昌职工卡50.4万张,累计消费金额29.6亿元。组织7000余名职工参加“爱在工会·四季有约”职工艺术公益培训班和女职工“追逐梦想 绽放风采”素质提升班。
着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善作善成。在持续深化“三师一室”维权服务机制中,全市工会系统提供免费工会法律援助1639件,提供线上、线下免费法律咨询2931次,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819.5万元;主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稳就业”工作,追讨欠薪439.11万元;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监察+仲裁+工会+法援”机制作用,构建“工会+N”多部门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格局。
着力夯实基层服务阵地求真务实。打造基层职工服务阵地示范点12个;在市工人文化宫教育培训大楼打造职工精神文化培训基地、职工疗休养基地,推出职工棋院、艺文苑、烘焙培训室、艾灸馆、针灸馆、推拿馆等6大服务项目;与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签订协议,探索“一宫多点”的新格局。一年来,全市新建100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20个爱心妈咪小屋,南昌县总工会新打造2100平方米职工服务中心、青山湖区总工会打造9569.93平方米工人文化宫、进贤县总工会正打造1.4万平方米体育中心……
“三个加强”全面推进——全市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南昌市总工会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航向一经标定,航道无限广阔。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全市工会系统加大重点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等工会组建力度,聚焦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和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开展入会攻坚行动,新增基层工会1482家,新增会员23.7万人,持续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如火如荼推进,全市县(区)工会高质量打造了一批“六有六规范”工会示范点。市总工会下拨温暖服务季项目资金600余万元,主要面向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延伸覆盖建筑工、环卫工等户外劳动者和受经济周期性下行压力影响的行业、企业职工,以及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患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职工,不断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数智化平台建设。建设智慧工会,是实现数智化工会的重要一步。市总工会开设了数据平台的信息采录功能,精准开展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录入工作。全市工会基层组织信息录入数13080条,会员信息录入数97.57万条,精准掌握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基本情况。发挥数字化、信息化工会最大效能,打造集建会入会、法律服务、困难帮扶、劳模管理、在线培训、普惠服务等六大服务模块为一体的工会系统数智平台,全市工会系统呈现出整体强起来、活起来的好势头。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市总工会不断健全完善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市总工会班子成员开展实地调研37次,形成领导班子调研课题5个、正反典型案例2项。坚持以考促效,常态化开展机关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和县(区)工会重点工作考核;市总工会坚持加强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各项纪律规定融入工会政策制定、维权服务、评比表彰等方方面面,以全新风貌全新作为,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潮涌洪城再奋楫 乘风破浪踏歌行
关山千里远,而今启新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南昌市各级工会组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工会组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牢记责任使命,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今年,南昌市总工会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围绕“迎难而上、敢作善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以打造职工建功立业的高地、职工生活品质的福地、职工创新创造的热地为抓手,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不久前,南昌市总工会发布了2024年服务职工实事项目,让服务职工实事有清晰的“路线图”、详细的“施工图”、明确的“时间表”:
——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活动,全年组织开展50场劳模工匠宣讲进基层活动、50场职工主题阅读活动、20场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
——深入开展第三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持续实施职工劳动技能提升工程,打造产改示范典型集群,推动各县区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分别打造1至2家产改标杆企业;按照“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等级提升的职工进行奖补;打造“洪工创”职工“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群众性创新活动品牌。
——组织1000名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开展疗休养,组织5000名一线职工开展市内疗休养;开展“幸福奶爸 快乐宝妈”备孕育儿服务大讲堂活动,做好职工备孕、生育服务。对2024年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南昌市属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职工,新经济、新就业形态人员及个体劳动者当年生育子女的,寄送价值1000元的生育慰问大礼包。
——完善“幸福企业”创建标准,继续选树10家市级试点企业进行奖补;持续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送”特色品牌活动,“提振消费·普惠职工”南昌职工卡普惠系列活动;为5000名一线职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为2055名女性劳动者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投入500万元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投入100万元开展“夏送清凉”活动。
——围绕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的新参保企业,开展补贴办理互助保障活动;构建“普惠、精准、全面”的职工帮扶体系;全面推行“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四方联动机制、“12351+”专项行动,持续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困难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推进市工人文化宫“一宫多点”建设,新建南昌市(象山)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并投入使用;新建南昌市(高新)工人文化宫、南昌市(经开)工人文化宫并投入使用。抓实基层工会“六有六规范”建设,评选“六有工会”示范点10家、“六规范工会”示范点10家。
(本版文图由南昌市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