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袋血液的“爱心之旅”

6月13日,在江西飞行学院,第一次献血的大学生展示自己刚刚获得的献血证。
在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对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在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对血液进行滤白、分离、速冻,制备成分血制品。
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经过添加冰冻保护剂后,在-80℃的条件下可以保存10年。
医院提出需求后,省血液中心通过急救送血车迅速地将血液送至医院血库。
江铃铸造厂党员赵国华正在捐献血小板,他是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次数最多的“献血明星”。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护士将经过输血医学科和临床医务人员重重把关的爱心血液输送到病人体内。
在江西飞行学院,学生们冒着高温排队,挽袖献热血,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
6月13日,前来省血液中心捐献全血、血小板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
扫码看视频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 史港泽 摄影报道

  6月13日,南昌市民赵国华再次来到江西省血液中心,通过体检、血型检测、转氨酶检测等初步筛查,开始了他第318次献血。

  赵国华是江铃铸造厂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次数最多的“献血明星”。血液是无比珍贵的生命礼物,目前尚无法人工制造,医院里临床使用的血液都来自像赵国华一样健康适龄公民的自愿捐献。今年是世界献血者日设立20周年,记者探访省血液中心,见证一袋袋血液从采集到临床使用的“爱心之旅”。

  献血时,护士会提前留取3管血样以待检验;献血结束,把针头和血袋之间的软管热合成3段血辫,这些血辫都将留作医院输血前配型用。“每袋血液都具有唯一的‘身份编码’,血型、血量等信息在献血过程中被即时录入电脑,成功捐献的血液将被交接至成分科进行制备,每袋血液对应的血液标本则被发往检验科接受检测。”据省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鲍旦介绍,血液成分科通过全血制备出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等成分血制品;与此同时,与每袋血同源的血液样本,将在检验科接受乙型肝炎、艾滋病等7个项目的检测;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4种传染病的血清学交叉检测,其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还要再通过核酸检测病原体,以确保血液安全。

  搭乘急救送血车,爱心血液被送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输血医学科待命。工作人员钟嫦告诉记者:“我们会核对血液信息、外观性状,鉴定血型,再行交叉配血实验,最后由输血医学科和临床双人核对后,将血液输送到病人体内。”

  “血液中心不生产血,只是爱的‘搬运工’,我们将献血者的爱心汇聚起来,为临床上需要血液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江西省血液中心主任范为民介绍,20年来,我省有超过600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捐献的血液超过2000吨。

  感谢您,献血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知行
   第12版:学术
一袋血液的“爱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