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

  ■ 易江然子

  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中,一名指导员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担当,是勇于面对大事、难事的责任意识,是一往无前的拼劲,是永不放弃的韧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伟大事业不断向前进,就在于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这股子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的担当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朴素感情上,践行在追求人类社会真理的坚定信仰中。担当二字,重逾千钧。从说出“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焦裕禄到刚赴任阿里地区,就一个县、一个乡地跑,摸清情况、研究对策、寻找出路的孔繁森,从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到放弃大城市生活,把生命献给国家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担当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是必须扛起的责任,也是共产党员的价值所在。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如果没有担当精神,遇到矛盾问题绕着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就容易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越是关键时期、越是任务繁重、越是在大事面前,党员干部越需要有勇有谋、善于担当。在经济发展的征途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在科技创新上知难而进、勇攀高峰;在基层治理中敢钻“矛盾窝”、敢办“棘手事”;在抢险救灾中坚守在第一线、冲锋在最险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发挥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强化担当,既要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身体力行,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相关部门也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担当者担当。在选人用人上要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公益广告
坚定立场“跟着走”
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共产党人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绷紧纪律这根“弦”
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
涵养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