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为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讲正气、重操守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也是支撑中华文明历经重重考验,依然保持青春活力而不至于走向腐朽衰落的强大思想武器。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不断锤炼自身的党性修养,涵养天地无私的浩然正气,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涵养浩然正气,要在思想上端正认识,坚定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一个人是否具备高洁的道德情操,时刻保持严以律己的处事风格,取决于他能否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且不偏不倚地贯彻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35年,方志敏被捕入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酷刑和诱降,他始终正气凌然、坚贞不屈,用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著名篇章,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来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呐喊。百余年党的奋斗历史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党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至诚不息的骨气、正气,才能经得起各种磨难和诱惑的考验,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涵养浩然正气,要做到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决定了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清清白白做人、光明正大做事,把权力和心思都用在增进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上,自然就能挺起腰杆秉公用权,当仁不让干事创业,依靠实干实绩赢得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拥护。
涵养浩然正气,要慎独慎微,把党性修养贯穿于一点一滴中。党员平日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现实生活中,因违纪违法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往往在最开始都有“不拘小节”的错误思想,认为私底下占点小便宜、谋点小私利,难以被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党性修养一旦废弛,纪法红线一旦逾越,自食苦果也只是早晚的事。党员干部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以浩然正气抵御各种腐化堕落的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