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泥鳅“游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记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自蕊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旻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农业大学水产系泥鳅养殖教学实践基地,只见一个个圆形的泥鳅养殖桶内,一群群小泥鳅在碧绿的水葫芦下穿梭游弋。

  “为什么泥鳅要养在水葫芦之下呢?”记者问道。

  “水葫芦具有吸收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的能力,能够保持环境的稳定,而且,泥鳅怕打扰,水葫芦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和躲避的场所,免得人走过来就害怕啊。”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自蕊从养殖桶里捞出一条幼鳅说道,“看这小泥鳅,有着‘水中人参’之称,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干煸泥鳅可是江西小炒的一道名菜。”

  王自蕊是江西农业大学水产系主任,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黄鳝泥鳅营养与饲料岗骨干成员,许多养殖户亲切地称她为“泥鳅专家”。10余年来,王自蕊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抚州市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等科研课题的攻关,主要开展泥鳅等水产饲料配制、营养需求、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获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泥鳅在苗期生长速度慢、成活率低,主要原因是泥鳅苗个体小、口器较小,器官发育较慢,对开口饲料要求十分精细。”王自蕊告诉记者,以往人工繁殖泥鳅苗培育过程中,难以有适宜的饲料满足其生长成活需求,导致泥鳅苗期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常规培育泥鳅苗往往成活率不足二成。“要知道泥鳅幼苗从出生至第3天、第3天至第11天、从11天到第25天……不同时期对食物要求不一样,曾经有养殖户不知晓这个规律,在泥鳅苗十分幼小的时候投颗粒饲料,但泥鳅苗根本无法开口,导致满塘‘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适宜的饲料是提高泥鳅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此王自蕊带领团队连续多年开展多组试验,通过研究发现,泥鳅出膜后第3天投喂小球藻,后期再投喂轮虫和卤虫幼体,幼鳅阶段采用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可获得较好生长性能,且不易破坏水质,攻克了由开口饵料的不适口性导致泥鳅苗种培育失败的关键问题。不仅如此,针对泥鳅苗长大后饲料中进口蛋白源替代的“卡脖子”问题,王自蕊和团队师生潜心钻研,寻找替代鱼粉、豆粕等常规蛋白饲料的优质蛋白源,为养殖户科学养殖、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王自蕊所在的专家团队,带领江西东乡泥鳅科技小院,扎根田间地头,服务“三农”一线。在科技小院科技帮扶下,抚州市东乡区泥鳅产业发展迅速,建立养殖基地54个、养殖合作社70个,养殖面积达4000亩,带动1600余名养殖户增收,年产值达2.5亿元,让小泥鳅“游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在种业振兴方面,王自蕊带领团队联合江西省东乡区国家泥鳅种质资源场,对鄱阳湖区域泥鳅种质资源进行普查与收集,构建较为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库。针对泥鳅近亲繁殖多、苗种引种成本高,成活率低等问题,开展了泥鳅种苗的培育,选育出高品质苗种,提高了鄱阳湖泥鳅种质群体保存能力,并从密度、水质、营养方面加强亲鱼的培育质量,提升鄱阳湖泥鳅良种繁育水平。

  “情系‘三农’守初心,科技引领促振兴。”王自蕊说,她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将青春热血献给农业事业,当好一名引领科技深入乡村的“新农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专题
抚州多措并举推进“揭榜挂帅”开新局
小泥鳅“游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夏至插秧忙
萍乡再添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家门口尽享“诗意栖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