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家门口尽享“诗意栖息”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曾悦之

  “城市文化栖息地”“阅读空间”“文化沙龙”……九江市浔阳区十里大道的路墙上,一个个读书标语格外引人注目。盛夏时节,位于该主干道中段的浔阳区人民教育书店,舒缓的音乐从书店传出,如一缕夏日清幽的风。在此选购喜欢的书籍、聆听名家讲座、体验非遗技艺、关注当地文创,早已成为当地市民家门口文艺生活方式的选择。

  6月22日14时,十里大道,人来车往,三三两两的行人来到浔阳区人民教育书店,参加一场以长江文化故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活动伊始,书店创始人李直潮就在本子上写下“甘棠纪讲坛第56期”纪要。翻阅李直潮的记录本,笔者看到上面记录了“茅盾文学奖好书分享会”“九江民间文化拾遗”等讲坛主题和内容。该讲坛自2009年开办以来,著名学者康震等到此分享好书,也有本地学者走上讲坛推介地方文化、普通读者在此以书会友。

  甘棠,得名于九江市城区甘棠湖,临湖的甘棠街道拥有能仁寺、大胜宝塔、浔阳楼等古迹。李直潮介绍,讲坛用“甘棠”二字命名,具有地方文化属性,如今,甘棠纪讲坛已发展成为该书店的子品牌。

  “甘棠纪讲坛”是浔阳区人民教育书店融合发展的阶段成果。早在2007年该书店创立之初,李直潮就设立包括“讲坛”“文创”等多元发展规划。从中华书局离职返乡后,李直潮萌生创办书店的想法。当年6月,他选择了在九江市浔阳区十里大道上创办了“浔阳区人民教育书店”,他希望将其打造成为当地人家门口的一座文化地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尽享“诗意栖息”。

  如今,这个目标实现了吗?面对着笔者的发问,李直潮没有直面回答,他带领笔者参观书店,并分享了17年营运该书店的心得。

  徜徉于书店,于细微之处见匠心:随处可见的雕刻牌匾、中式屏风……空间典雅、幽静。“课余时间,我喜欢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九江市第三中学学生张承溪是书店常客,因该校与书店仅百米之隔,像她一样走进书店来学习的人不在少数。得益于优雅的阅读空间和丰富的图书资源,该书店成了该校学生的“第二课堂”。

  “书店创立之初就注重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舒适阅读环境。”李直潮介绍,在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空间里,共设有社科文学区、书吧休闲区等8个区域。此外,为了方便读者购书,2023年,该书店引进了更为先进的零售系统,实现线下门店自助收银、线上选书当天配送等服务。截至目前,书店共吸纳会员56532人,2023年全年完成销售1018万元。

  书店,不仅仅止于阅读。在今年4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上,浔阳区人民教育书店凭借着阅读服务之美、业态创新之美、融合发展之美、文化传承之美等亮点,获得江西省“年度最美书店”称号。细心的读者发现,书店二楼的文创小巷,诸多亮点,尽在其间。

  白鹿洞书院教规系列、琵琶亭雪糕、浔阳物景等文创产品均是书店研发。其中,在书店销售最火爆的就是白鹿洞书院钥匙扣。此外,书店还与九江市博物馆、濂溪区等合作,让地方文化以更多新面貌走向大众。

  以书为媒,以书会友。风雨17载,书店与不少文艺界朋友结下书缘,今年93岁的九江籍画家陈尚秋就是其中的一员。他长期生活在九江,码头、古建筑、街头手艺等城市记忆,均被他以民俗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近期,由该书店策划,将陈尚秋民俗画系列作品进行整理出版。针对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古旧书籍,书店也将对其整理出版,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专题
抚州多措并举推进“揭榜挂帅”开新局
小泥鳅“游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夏至插秧忙
萍乡再添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家门口尽享“诗意栖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