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光华
入山,林子越深,蝉虫声越密,汗水越稠,很快曹小华的迷彩服就湿透了。轻轻拍着浓荫蔽日的杉树,他总会想起父亲曹洪忠的话,“做了这一行,就一定要把林子管好”。
今年86岁的曹洪忠干了一辈子护林员,31年前,曹小华正式接过父亲的担子,成为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国营九龙林场的护林员。从此,他就接过了艰苦,接过了寂寞,接过了一生的绿色情缘。54岁的曹小华从未后悔这个选择,因为父亲是他的——
榜 样
“小华,走,我们到山上转转。”傍晚时分,曹洪忠叫上儿子来到附近山林。树林里鸟鸣虫唱,杉树、松树和许多阔叶树遮天蔽日。父子俩不紧不慢地走着,偶尔停下来摸摸挺拔的树干。“小华,护林工作不能松劲,一定要把林子管好。”寡言少语的曹小华,深深地点点头。
退休后,曹洪忠还经常一个人到林子里转转,就像看望自己的孩子。远的林子,来回要走两个小时。在老人家中,他取出一枚闪亮的奖章。“这是‘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一辈子巡山护林,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1959年,曹洪忠进入九龙林场从事采伐及护林工作。头几年,重点是砍老林、炼山、整地、栽树,早年林场每年造林1000多亩。在曹洪忠看来,巡山护林责任重大,护林员主要做到三点:防火、防盗、防病虫害。
曹洪忠经常沐着晨曦进山,披着星光回家,午饭往往靠几块饼干解决。一年下来,他要穿坏五六双解放鞋。护林最艰难的时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农村建房、制家具需要大量木材,一些人把目光偷偷瞄准林场的杉木。他和同事与盗伐者打“游击战”,还经常受辱骂、威胁。有一次不慎摔伤脚骨,他卧床30多天才能走动。
莽莽山林,悠悠岁月。曹洪忠后来被派到边远的花桥分场,负责三县交界处插花山的巡山护林工作,早出晚归。特殊的地理位置,护林防盗压力大。曹洪忠和同事日夜巡护,在当地政府配合管理下,插花山的盗伐现象慢慢没有了。
1988年,受父亲影响,曹小华进入九龙林场,当了一名木材搬运工。闲暇之余,曹洪忠开始带着儿子巡山护林,亲授护林知识。他知道,植树护绿,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林子的看护,需要后一代人——
接 班
1993年,父亲退休后,曹小华拿起柴刀、背上水壶,成为一名正式的护林员。
记者跟着曹小华进山,见一棵松树被藤蔓缠绕,他小心用刀清除。一扎进莽莽森林,他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轻松,也不精彩,有的只是疲乏、繁复和清贫。而且,山里的人生可以一眼望到头。
24年前,在深圳务工的同乡动员他一起进厂打工,收入高好几倍。曹小华曾动摇过,但父亲对他说过的话,一句句跳进脑海。“爸爸忠厚、老实、吃得苦,对护林事业执着。”曹小华说,父亲就是无声的榜样,再加之种树护林为集体创造了财富,这样想着,就打消了外出的念头。
常年在林子里钻,马蜂、毒蚁和不知名的虫子,时不时叮上几口,风油精、清凉油是必备物品。林子里春天湿滑无比,夏天闷热异常,秋天山露沾衣,冬天霜雪凛冽。摔跤是家常便饭,一次曹小华从三米多高处摔下,造成腰椎受伤,至今气候变化时还会疼痛。
这些对曹小华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难耐的,是巡山时的枯燥和寂寞。原本话就不多,走着走着,感觉自己快失语了。这时,曹小华就会对着大山哼一曲老歌,或吹一支口哨,把寂寞赶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曹小华说,我是一名党员,这辈子就希望好好守着这片山林,好好和同事们一起——
坚 守
曹小华2016年担任九龙林场副场长后,依然坚持巡山护林。如今,林场有10名护林员,他给护林员分片划好责任区,自己却跑遍各座山头。
父亲教给曹小华的巡山护林知识,他手把手传授给其他护林员。“现在工作条件好了,那些偏远的地方,路也修宽了,摩托车能直接开到山脚或山腰,提高了巡山效率。”曹小华说,今后林场还打算安装摄像头,真正实现“人防+技防”。
时代变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巡山护林的艰苦和并不丰厚的收入,还是容易让人产生动摇。此时,护林的初心尤为可贵,护林的职责更应坚守。
曹洪忠、曹小华父子俩,65年的精神传承,成为九龙山绿海里的一抹红。曹小华带着护林员用脚步丈量青山绿海,在平凡事业中标注一种高度。86岁的曹洪忠依然难舍护林情怀,经常到林场走一走,教导护林员忆苦思甜。
曹洪忠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干上这一行,就要把林子管好。巡山护林虽然枯燥辛苦,但是要耐得住性子,要懂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九龙山林场的护林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山林日益茂盛。林场4万余亩林地,森林蓄积量3.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37%。如今,林区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乱挖滥采、取脂剥皮等违法现象早已不见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山火。
这些年,九龙林场大力种植经济林木、发展林下经济,高产油茶、草珊瑚、甜茶产业蓬勃发展。林场还准备规划民宿旅游产业,提升企业效益。
近年来,曹洪忠、曹小华父子先后被评为“新余道德模范”“江西好人”,还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敬业奉献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