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永顺
虎虎生威、龙腾虎跃、如虎添翼……从这些“虎”的成语,能感受到虎的威武勇猛。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令人敬畏。古人崇虎,从历代出土的装饰有虎形象的文物可窥一斑。
提到虎文物,就自然想到江西省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如上图)。它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重6.2公斤,是存世最大的商代青铜虎,被誉为“虎之王者”。虎作半卧之势,蓄势待发,虎口大张,左右各露出一颗獠牙,虎身遍布纹饰,具有独一无二的双尾造型,尽显王者之气;虎背上伏着一只小鸟,昂首端坐、悠然自得。虎不惊鸟,鸟不惧虎,浑然一体,一派和谐景象。
伏鸟双尾青铜虎于1989年出土于新干大洋洲商墓。这一商墓的发现震惊了中国考古学界。该墓出土青铜器多达475件,出土商代青铜器数量之多、器物种类之丰富在江南地区罕见,被誉为“南方的青铜王国”。大洋洲青铜器最鲜明的特色便是大量使用老虎形象作为装饰。
除了这件独一无二的双尾虎,新干大洋洲还出土了50余件带有“虎”造型的青铜器,有独立的虎形器、各种虎纹、抑或虎形附件。在青铜鼎上有卧虎、足上有扁虎,青铜戈、青铜杖上有虎头,虎的数量和样式多,造型各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大洋洲独特青铜文化的重要符号。
为何商代的江西,会有如此多的虎文物呢?在史料中常见虎方,甲骨文有记载商王武丁多次征伐虎方。有关虎方的地域,有“江淮说”“江汉说”等,认为其族群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江汉、江淮一带。从大洋洲出土的大量与“虎”有关的造型分析,这里最有可能为虎方核心活动区域,而这只双尾青铜虎可能就是虎方的图腾。与墓葬相距仅2.5公里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座商代城邑——牛头城,城中心是一处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建筑夯土台基。从地理空间、文化属性来看,两者应具有关联性,可以认为一个是王陵,一个是都城。或许这里就是曾经的虎方国,大洋洲商墓的主人或是生活在牛头城的王。
与大洋洲商代大墓同一年发现的九江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是我国最早的铜矿采冶遗址,它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体。近年来,九江、德安又多次发现青铜冶炼遗存。殷商时期,铜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些遗存的发现,表明江西拥有发达的青铜文明。这件伏鸟双尾青铜虎正是生动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