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水县高质量打好“民生工程同心战”——

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吉水县新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为群众带来休闲好去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摄

  许春花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

  邮箱:65204228@qq.com

  电话:0791-86847355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建口袋公园,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群众生活品质更高、幸福感更足、获得感更强……近年来,吉水县启动“民生工程同心战”,将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小事情”放在心上,着力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就业服务万家

  9月8日,记者走进吉水县水上社区“5+2就业之家”,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窗口整齐划一、休息区温馨舒适,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求职的居民进行指导和推荐。目前,吉水县已经建设了288个“5+2就业之家”,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服务。

  在吉水县乌江镇民康鸽业养殖基地,一排排鸽笼排列整齐,车间内数名工人正在给鸽子喂食,这些工人大多是周边群众,正是这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车间,却让广大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我是一名脱贫户,通过‘5+2就业之家’,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每个月有三四千元收入。”乌江镇的村民庄宝禄开心地说。

  吉水县全力建设好“5+2就业之家”,为重点帮扶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精准配岗、创业指导等综合性就业创业服务,为相关企业提供惠企稳岗、招工引才、创业扶持等优质服务。今年以来,该县城镇新增就业1.5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33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65人,开展各类培训1.79万人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7亿元。

  教育提升质量

  今年9月1日,刚改建投入使用的城南学校,校园风景优美、绿树成荫,设计别具一格。“小孩读完小学,又继续在这里读初中。如今学校条件更好了,家长也更放心。”该校初一学生家长曾文斌说。

  吉水县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化解“大校额”,新改建城北学校、县中心幼儿园等11所学校,调整3所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010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6400个,补充教师1080人,58名教师获得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该县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等10个学科工作室,600多名教师参与“结对帮扶”,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均衡发展。

  教育是发展的基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吉水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补齐教育设施短板、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真正做到了“校校有项目、个个有提升”,实现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吉水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嗣云说:“我们持续投入,提升教育质量,让教育综合改革成果惠及民生、贴近群众,不断唱响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教育品牌。”

  城建惠泽群众

  “我喜欢早晚来这里走走,锻炼锻炼身体。”家住文山社区的陈新烈说,他经常到附近口袋公园享受运动之乐。

  该县持续提升园林绿化水平,通过见缝插绿、拆违增绿、补绿提质等方式,建设一批小而精的口袋公园,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亲近绿色、享受自然。同时,该县不断构建便民生活圈、打造便民服务链、提升民生幸福度,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大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

  “现在停车不仅规范还方便,下班回来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这是吉水县许多居民的共同心声。该县积极推进城市“微更新”民生工程项目,清理空闲地块打造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打通规划道路,畅通公交“微循环”;全面整治提升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一个个实打实改善民生的创新举措,提升了城市品质,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吉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打好“民生工程同心战”,既有大手笔的规划、大动作的落实,又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将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用一项项暖心举措普惠于民,不断织密织牢民生“兜底网”,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吉水县高质量打好“民生工程同心战”——~~~
~~~
~~~
~~~
~~~
西湖区采购8000余套“可躺式”课桌椅~~~
~~~
部分商贩悄然退出农贸市场回到“老地方”~~~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党报帮你办
让梦想照进现实
个人可网约公交车了
“饭菜很合胃口!”
新生午休不再趴着睡
图片新闻
马路市场卷土重来
特色定位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