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换便利首次操作500亿元

迈出重要第一步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为资本市场注入“活水”

  从宣布启动操作到首个操作落地,不过几天时间。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开展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本次操作金额500亿元。公告同时介绍了20家机构参与投标的情况,以及费率招标结果。

  互换便利是一个什么工具?为何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10月18日宣布正式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

  这意味着,通过互换便利操作,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这相当于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了流动性支持。

  这个互换便利的“便利”不止于此。

  根据安排,互换期限为1年,可根据需要申请展期;首期操作额度5000亿元,分次操作,视情可进一步扩大规模;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折算率,且较市场水平更加优惠……

  这些灵活的操作安排,令不少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心动”。中国人民银行一宣布启动操作,就有20家机构踊跃参与。

  为保障首次操作顺利开展,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清算所注册了首只互换便利央票并上市流通。10月21日,中金公司达成了互换便利下的首笔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券为2024年第一期互换便利央行票据。

  “互换便利央票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支持机构跨市场开展相关业务。”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互换便利不是央行直接向市场给钱,而是通过新工具盘活资产,统筹安排股市、债市等不同市场间的流动性。

  正因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互换便利是“央行重要的工具创新”。过去,央行主要承担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往往在银行出现挤兑时提供流动性支持。但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必要时也需要央行进一步向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互换便利有利于改善非银机构总体的流动性环境,未来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在实践基础上继续完善工具,统筹不同市场的流动性分布,共同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记者了解到,在首次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还根据机构需求换出了国债,目前相关操作还在进行中。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协调推进了央行所持国债的跨市场转托管事宜,确保后续操作顺利进行。

  互换便利首期规模是5000亿元,首次500亿元操作只是迈出的一小步。

  “预计中国人民银行还会根据市场走势、机构需求等情况,择机开展操作,并合理确定每次操作量。”温彬说,当一次次操作累计金额达到5000亿元限额后,中国人民银行还将视情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持续为资本市场带来“活水”。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

  新华社记者 吴 雨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公益广告
   第11版:专题
   第12版:资讯
习近平向越南新任国家主席梁强致贺电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俄语版)在俄罗斯主流媒体播出
互换便利首次操作500亿元
图片新闻
神舟十九号计划 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央企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4万亿元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
体验中医药文化
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获专利1800余项
习近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