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改数转”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宜春经开区内的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原材料库、研磨厂房等一幢幢银灰色的建筑拔地而起,车间内规划有序、焕然一新。该公司完成“智改数转”升级的首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已投入试产。 

  “新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7%左右,与原来相比,产品合格率提升了3到4个百分点,达99.8%,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我们的产品交付能力。”该公司事业部副总监陈泽军说,公司拆除旧厂后,在原址重建新生产线,打造智慧工厂的管理控制平台,实现研发、工艺流程、生产制造、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环节的集中化管理。

  在宜春经开区,锂电新能源企业涵盖碳酸锂、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储能系统以及新能源车等领域。不少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在建厂之初就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而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数字化迭代升级,推动技术与产品创新。今年1至8月,宜春经开区锂电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70.7%。 

  江西厚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宜春经开区一家从事高端叠片式动力电池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新能源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厚鼎能源出货量逆势增长80%。 

  “我们研发的新型超低温高倍率锂电池,可以在40℃的环境下高倍率放电,放电容量超90%,比市面上同类产品低温性能高50%以上,循环寿命高30%以上。”江西厚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立平介绍道,持续优化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和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研发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而且生产线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及时调整,让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 

  “宜春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锂电新能源产业在省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龙头骨干企业集聚,上下游各环节完备。支持宜春打造锂电新能源材料及应用集群,对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兴产业处副处长江涛说。 

  今年3月,宜春经开区入选我省第一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地区。按照规划,宜春经开区将用两年时间,完成80家锂电新能源及关键产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且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达到L6级及以上等级。 

  为支持企业发展,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先后在宜春经开区设立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目前,三家服务机构对园区内企业开展分级分类诊断,已出具诊断报告100余份,一大批企业明确了改造路径,部分企业已完成改造实现降本增效。 

  得益于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助力,宜春市科陆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国内首个锂电储能5G数字化工厂已完成一期建设。和以前相比,该项目为企业提升了20%的订单交付率和27%的产品合格率,人工沟通时间减少60%,统计分析工作量节省90%,齐料上线率从65%提升到90%,充分释放产能,实现了降本增效。 

  “我们将以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作为契机,带动提升园区企业的整体数字化水平。”宜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舒勇军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财贸
   第12版:艺术
抚州基层医院上线中医“AI助手”
“智改数转”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家国情·小家大爱”系列之唱响妇联好声音活动启动
赏菊正当时
永丰深耕绿色发展成效显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湿地保护
抓实平时考核 激发干事热情
鹰潭:全面升级办税服务厅 办事更便利效率更高
共享物业奏响“幸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