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丰碑立在人民心中

  ■  向贤彪

  “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谷文昌干部学院教师、学员代表亲切交流时强调,“学习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

  “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清明,福建东山的老百姓都会自发来到谷文昌墓前,或献上一束鲜花,或敬上一盘供品,深情祭奠当年的县委书记谷文昌。谷文昌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际行动,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得到百姓的敬仰与怀念。

  这丰碑是忠诚的品格。在随军南下的路上,谷文昌面对接管任务突变,不顾家庭困难、不畏征途艰险,率先表态:“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面对解放初期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灾害频发的东山,谷文昌毫不退缩,始终坚定“要向风沙宣战,条件再差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就像木麻黄深深扎根于大地,心中有党、忠于使命、甘于奉献,正是谷文昌不变的追求。时代在变,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始终如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像谷文昌那样,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才能以党员形象彰显政党形象,为党旗增光添彩。

  这丰碑是为民的情怀。胸怀“不把人民拯救出苦海,共产党来干什么”的人生追求,谷文昌带领东山干部群众苦战风沙十余载,打破了“神仙也难治”的魔咒,把人间荒岛变成了海上绿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写在党的旗帜上,更体现在共产党员的行动中。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到“水不过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再到立志永远做人民的“樵夫”的廖俊波……共产党员心中装的永远是人民、肩上扛的永远是责任。对老百姓,他们都有一颗柔软的心;为群众办事,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爱民之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这丰碑是实干的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实干才能把美好愿景变为实景。焦裕禄用实干改变兰考面貌,谷文昌用实干为东山岛筑起绿色长城,杨善洲用实干为大亮山披上锦绣……共产党员的实干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干,是遵循发展规律、体现群众意愿的干,干的是经得起检验、管长远的实事,因而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汇聚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我们党得民心的大道所在。

  这丰碑是廉洁的操守。在东山当“一把手”多年,从不让家人、身边人搞一点特殊;大半辈子与林业管理打交道,从不拿公家一寸木材……这就是谷文昌,一名无论走到哪里都留下清廉口碑的党员干部,一名在纪律规矩面前从不越雷池半步的人民公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像谷文昌那样,“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坚持用权以廉、持身守正,任何时候都不因私废公、不以权谋私,才能以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共同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砥砺奋进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学术
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把丰碑立在人民心中
免签政策助力中国走向世界
让游人“把文化带回家”
“一药一码”守护公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