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顶尖型行业人才 建前沿性科创平台

武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一池春水

  本报武宁讯 (全媒体记者尹晓军 通讯员潘华)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0多家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武宁,参加第五届金石科学·水中爆炸动力学前沿技术论坛,并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来,武宁县以乡贤人才为纽带,引进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阿漫领衔的国青人才团队,创建船舶结构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武宁基地,探索构建“地方+平台”“公司+基地”“专业+产业”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一池春水。

  引凤筑巢,校地共建国家级科创平台。武宁县策应“海洋强国”战略,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流固耦合力学研究团队,在武宁建成占地37.5亩的陆地试验平台和可供舰船结构安全水下试验的各类大中小型水池5000平方米。今年1月,联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申报并成功获批船舶结构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常驻武宁负责运营。5月,陈祖煜、陈云敏、李华军等7位院士齐聚武宁,出席水下与地下强动载效应及结构防护技术研讨会。

  强化服务,培养锻造高精尖人才队伍。武宁县依托科技、人才政策,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主动对接和服务地方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承办海工装备国家基础科学中心2023年会。8月,中国地震局专家到船舶结构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武宁基地考察调研,双方达成深海深地地震震源技术研究合作。先后有26个机构80余位行业顶尖人才来武宁开展冲击动力学、气泡动力学、流固耦合动力学领域的创新基础研究和瓶颈问题攻关,获发明专利8项。

  成果运用,助力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武宁县成立哈船流固科技(九江市)有限公司,全职引进2位博士,致力于震源技术软件硬件开发生产国产化,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该县创办哈船流固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公司+基地”模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服务好江西乃至全国的造船企业,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和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将深化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需求,加大推介宣传省市‘双招双引’政策力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促成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武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帅中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建设教育强省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市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专题
武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一池春水
第二十届粮油展11月15日在南昌开幕
田间大比武
高铁提速我省“双11”快递
电力气象预警设备在我省首次应用
方大特钢:解决员工急难愁盼 提升队伍凝聚力
中国稀金谷“高科融”成果转化平台上线
凝心聚力优环境促发展
南昌经开区首个商圈服务驿站正式运营
让退役军人就业有岗创业有路
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
“以审代训”提升内审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