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桔光”汇成暖阳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

  “艳艳,最近怎么样,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困难吗?”

  “杨妈妈,我最近学习挺好的,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

  11月13日傍晚,南昌市青云谱区小桔灯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负责人杨海兰来到女孩艳艳家中,仔细了解她的近况。几年前,艳艳因家庭变故生活一度遇到困难。杨海兰在民政、公安、街道办、社区之间四处奔走,帮助艳艳申请到困难补助,并解决了艳艳的户口和入学问题。

  今年53岁的杨海兰一直致力于用志愿服务传递温暖。2012年,她发起成立小桔灯服务社,在她的带领下,小桔灯服务社从只有3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300余名注册志愿者。2017年,小桔灯服务社升级为小桔灯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带领40余家社会组织一起汇成暖阳,照亮群众的心房。

  杨海兰的志愿服务经历,源于20多年前她参加的一次义工活动。看到受助居民的笑容,她深深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随后,她加入社工组织,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用心服务好社区居民。

  杨海兰积极创新,整合民政、妇联、企业、高校等资源,充分发挥“党员+社工+志愿者”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社会组织唱戏,精准对接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实现从便民服务到定制服务。小桔灯先后获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帮助困境儿童重获希望、帮扶困难家庭重拾信心……20多年来,杨海兰帮助了两万余名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服务1000余次,对接帮扶家庭95户。“在推进小桔灯发展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觉得我的工作就像播撒阳光一样,每次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我就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杨海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光影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资讯
我省人社部门扎实有力开展各项帮扶工作
江西建立医疗机构就医患者预就诊制度
全省将有一次较明显降温
呵护“一老一小”
“桔光”汇成暖阳
完善机制 基层治理见成效
建好特色驿站 激活党建新效能
上犹: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搭建连心桥 恳谈见实效
开放城市书房 畅享阅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