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9时许,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梅岭镇立新村村民刘花香准备好一家人的早饭后,不慌不忙地穿上工作服、提着竹筐,来到家门口的蔬菜基地,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今天要采摘青菜、萝卜和大蒜,明天公司会有人来收。”刘花香一边忙碌一边说,自从村里建了蔬菜基地后,她就在家门口上起了班,以前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还有土地租金收入,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
村民之所以能在家门口领月薪,得益于立新村积极引入农业企业,盘活闲置资源,走出了“定制农业”发展新路子。立新村党支部书记高昭梁介绍,2022年,该村将26.6亩闲置地以每亩576元的价格租给国网南昌供电公司建设蔬菜基地;同时,与江西都市里鲜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公司聘请农技专家每周到蔬菜基地指导当地村民科学种植,并对农产品实行订单管理,定期收购。“像这样的蔬菜基地,我们一共有3个,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基地还能为20多名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其中7名为长期务工人员,这7人的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高昭梁说。
前段时间,立新村130亩有机高山水稻也喜获丰收,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变成满是稻香的丰收田。“以前村民都是碎片化种植水稻,收益不高,成本却不低,渐渐大家都不愿种水稻了,加上近几年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土地闲置的现象更常见了。”高昭梁说。为了盘活闲置资源,立新村村委会将零散的土地资源整合后整体租给农业企业种植,推动耕地复耕,企业再雇佣村民从事田间生产,如此便形成了“村集体有收入、村民能就业、企业有地种”的多赢局面。这几天,村民正忙着种植油菜,让土地收益实现最大化。(刘虎彪 郭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