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的海阔天空处

  《海边魔术师》

  孙 频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米丽宏

  《海边魔术师》是作家孙频创作的一部以“寻找”为主题的中篇小说集。书中的“寻找”,从陆地到海洋,从北方到南方,从漂泊到追随,执着而认真。“寻找”有两层含义,一是寻人——“我”带着老父亲一路南下寻找哥哥刘小飞;二是追寻“完美生命归宿”——“我”、刘小飞和父亲各自拥有自己的一段精神之旅,并最终跟自己达成了和解。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童年时的刘小飞,在母亲早逝、父亲下岗的境遇里,为给妹妹带来惊喜与温暖,总是隔段时间变出一件小礼物送给“我”:自动铅笔、彩色橡皮、小圆镜子、电话本、纱巾……他的“魔术”伴随“我”长大,给“我”带来快乐。然而,“魔术”的背后,是他对道德防线的一次次突破,最终,嗜偷成癖,上大学时被学校开除。父亲不准他回家,“我”也对他充满蔑视和不满。刘小飞只好离家出走,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城市。他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妹妹写一封信,信封上盖着当地的邮戳,“我”凭着邮戳想象着哥哥的生活。

  刘小飞先是辗转于县城的各个角落: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废弃的汽车房、无人居住的筒子楼、破旧的仓库……他不断地搬家,想忘掉那个不堪的自己。直到来到木瓜镇,融入岛上居民的生活,他残缺的心灵才得以修复。他接受了从前的自己,达成了对自己的谅解,他敢于向接触的人坦陈自己曾经的经历,并热心帮助海岛上的居民做事,成为人们尊敬和保护的对象。

  刘小飞一直在路上。起初是逃避,是不得不离开。后来,无所不在的大自然治愈了他。他在信中说:“一万年前的月光和现在的月光是没有任何差别的,这是我们内心真正的安慰……大地让人分不出尊卑贵贱,直至与万物平等。”那些永恒的存在接纳他、抚慰他,使他慢慢放下,重新做人。

  十几年过去了,父亲突然患了癌症,而此时刘小飞的来信也戛然而止,最后书信的邮戳是一个海边小镇木瓜镇。为了解开父亲的心结,“我”毅然辞去工作,带着父亲一路南下,探寻哥哥的下落,并将木瓜镇当作此行的终点。

  这是一趟寻亲旅程,也是一趟心灵对话的旅程;是一趟父亲和“我”的旅程,却也是刘小飞时时在场的旅程。在寻访过程中,他们听很多人讲起刘小飞,也看到刘小飞曾经居住的地方、留下的生活痕迹,感受到当地人对他的爱和保护。他们仿佛时时处处可以看到刘小飞,感觉他马上就会现身,然而他最终没有出现。他们期待已久的团圆,最终成空。这是一种遗憾,却也是一份成全——寻找刘小飞的过程,其实是三人和解的过程。他们历经多年蹉跎,在精神意识层面实现了真正“团聚”。更重要的是,经此旅行,父亲和“我”发现了自我。

  刘小飞将幻境般的小镇乃至小镇边上的广阔海洋作为“礼物”送给亲人,充满了美好的、梦幻般的祝福。这里的人普遍认为:“人死了之后,只是离开了人类社会,却进入了一个更加阔大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植物、动物、山川、河流、日月……都是可以互相交流的。”在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三人均受到触动,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与辽阔。

  刘小飞以木瓜镇召唤妹妹和父亲,也在启发读者:生命是一种倔强的存在,不需要附丽那么多外在条件;人需要回归大自然,回归人的属性与自性,回归到自然化的生态世界。

  作者借木瓜镇眺望当今生活,将时间嬗变中的人物和故事置于苍茫大海的背景之上,一切似乎充满了梦幻的色彩。大海既是主人公要抵达的灵魂故乡,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幻想,即回归纯粹的生命。

  正如书中刘小飞说的“大地上没有偏僻之处”,每一个地方都是“人生活的空间”。若要获得新生与解脱,需要的是挥手放下,重新站起。

  生命,是一种倔强的存在。只要心向光明,步步趋近,生命就会发出光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红谷滩
   第07版:产经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品鉴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资讯
回归审美主义的文学批评
不因光微而失去照耀的勇气
生命的海阔天空处
从过去汲取出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