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五三五四”思政课教学品牌,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高职类教学模式,推动青青校园焕发新活力,莘莘学子展现新气象。
构筑坚实教学组织框架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地处文化底蕴深厚的九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古色传统文化、绿色农耕文化和蓝色产业文化等“四色”文化资源。为传承与发展这些文化资源,该校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设立大思政课工作组,确保课程内容的筛选、编排与教学安排。同时,建立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作、师生参与的高效机制,构建“四色”文化数字资源库,为思政课创新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解决新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瓶颈问题,学校与浙江大学旭日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思政教育线上载体平台(思政智慧教学管理云平台)与线下载体平台(思政教育基地)。这两个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打造“五三五四”教学品牌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五大体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关键问题,构建包括课程建设制度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课堂体系以及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在内的五大体系。这些体系相互支撑,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动思政课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措并举”,锻造精英师资团队。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学校采取“三措并举”策略:探索“四元结合”教学队伍模式,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师资源;多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定期开展培训、竞赛和学术交流;基于双平台打造“三能力”金师团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创作能力和教学互动能力。
“五度共鸣”,推进课程深度融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注重提升思政教育的黏度、精度、效度、温度和力度。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手段,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学校注重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两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相互衔接和贯通。同时,注重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加大对思政课程的教学管理和监督评估力度。
双平台驱动,整合“四色”文化资源。学校利用思政新媒体资源共建平台与共享平台,深入挖掘和整合“四色”文化资源,打造包括红色文化、古色传统文化、绿色农耕文化、蓝色产业文化等四个主题的思政新媒体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选择,并通过VR、AR等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功能。
教学模式独具魅力
构建“四色”文化育人模式。学校以“四色”文化为基石,构建情境教学体系,通过讲座、展览、实践活动等形式展现“四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育人价值,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国家历史的理解和认同,形成独具魅力的教育品牌和育人模式。
智能化技术助力情境教学。学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双平台联动”的情境教学新模式,提升情境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线上平台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兴趣爱好进行精准分析,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线下平台建设情境教学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活动和学习体验。
多元化育人路径创新。学校采用“观中学、做中学、悟中学、创中学”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反思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创作工具进行情境创作和成果展示,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立体化评估与反馈体系。学校构建针对特定“个体”“阶段”“场景”的教学效果评估模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与分析,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双平台联动与“四色”文化融合。学校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四色”文化资源整合深度融合,通过创建情境教学新媒体资源共建平台与共享平台,推动情境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这一创新举措降低了新媒体资源的开发成本,提升了教师的创作能力和教学互动性,为情境教学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自2019年以来,通过5年的精耕细作和不懈探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成功打造独具特色的“五三五四”思政课教学品牌,实现高职类教学方式的创新与突破。这一品牌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学校在教学领域的显著成就,更为同类院校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未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熊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