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汽车疾驶、高铁飞驰、飞机翱翔…… “回家的路”更加便利

春运“大迁徙”开启新版本

  ▲在北京地区春运首趟旅客列车K4159次发车前,一位小乘客拿着“回家过年”的标牌在车厢内玩耍(1月13日摄)。这趟北京西至合肥列车于1月14日0时02分发车。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1月14日,旅客在重庆西站进站乘车。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14日,2025年春运按下开始键。这本厚厚的时代影像正迎来新的一页。

  40天里,预计90亿人次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织流动。铁路发送旅客预计同比增长5.5%、民航旅客运输量有望创同期历史新高、自驾出行约占8成……此刻,流动中国活力勃发。

  人们为什么关注春运?因为和家人团聚是中国人过年的头等大事。

  从前,大家拎着大包小包在绿皮车上吃着泡面打着盹儿,即使旅途疲惫也无法冲淡回家的喜悦。

  如今,神州大地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到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汽车疾驶、高铁飞驰、飞机翱翔、巨轮远航,“家”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多样便利的交通让这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打开了更多新版本。

  ——增开列车,“总有一趟适合你”

  在北京工作的小陈最近惊喜地发现,铁路12306上能买到回老家四川乐山的直达高铁票了。“以前回家都要在成都中转一下,有点折腾,现在可以选择白天或夕发朝至的夜间高铁,一上车能直接睡到家。”他说。

  铁路部门预测,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这么大的客运量,怎么安全有序高效运送?

  翻开新的列车运行图,我们不难发现,旅客列车不仅较调图前增加了230列,且多个区域的运行方案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国铁集团每天安排超1.4万列旅客列车、增加座席约50万个,增开临客列车、夜间高铁,并保障边远地区公益性“慢火车”开行。

  “条条大路通家乡”,不少网友直呼“总有一趟列车适合你”。

  ——日均1.85万个航班,“你有新的目的地订单”

  9000万人次,这是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的预测数据,也可能是个新纪录。与之匹配的,是计划全国日均约1.85万班的航班,和更多目的地。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的传统热门航线客流仍非常集中,是民航春运保障的主通道。不少航空公司新开的“小众”航线,热度也在上升。

  从航空订票数据看,北方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等“冰雪游”目的地和南方海口、三亚等“避寒游”目的地旅客量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吉林延吉等“小众”目的地机票订单也增长迅速。

  去冰雪大世界转一转、在非遗文化景点打卡、到海边享受阳光沙滩……不少上班族今年打算“分段式过年”——除夕前回家乡同家人看春晚、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初二再开启第二段度假旅程,团圆出游两不误。

  ——自驾稳居主体,“说走就走”更安心

  今年春运,自驾出行仍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为了让“说走就走”的旅程更加安全顺畅,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正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排查人、车、路、企交通安全隐患,在交通繁忙点设置交警执法站,最大限度把警力、应急处置装备设备投放路面。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更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缓解“充电焦虑”,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累计建成3.31万个充电桩、4.93万个充电停车位,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达97%。同时,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还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找桩”变为“桩找人”,服务更贴心。

  一年又一年,春运展新“颜”。变化的,是交织上涨的人数、更加便捷的交通、温暖贴心的服务;不变的,是阖家团圆的热切、漫漫路途的温情。

  新华社记者 黄垚、叶昊鸣、樊曦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汽车疾驶、高铁飞驰、飞机翱翔…… “回家的路”更加便利~~~
~~~同比上升43.9%
智利第十四届“未来大会”开幕~~~
~~~
~~~以克林顿和布什命名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
   第07版:经济
   第08版:专题
   第09版:民生
   第10版:专题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综合
中国“人造太阳” 配上“赤霄光剑”
春运“大迁徙”开启新版本
2024年6.1亿人次出入境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送祝福
春运开启:以“畅”为先
美国将新建两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
加沙停火谈判能达成协议吗
尹锡悦缺席弹劾案首次正式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