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就业服务做得更深更细

  日前,笔者在拜访上饶市信州区秦峰镇的“就业之家”时,听闻一件帮助群众精准就业的案例:一名群众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难以外出务工,生活较为拮据。当地“就业之家”的工作人员带着他走遍当地企业,物色了各种工作岗位,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对接到一家来料加工企业,解决了他的就业难题。这样细致、精准的就业服务,正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就业问题,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关系群众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求职者期待更好的工作条件、薪资待遇,企业也希望招揽更多专业化、技术化人才,要促成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精准匹配,相关部门必须下功夫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实现人岗互配、双向奔赴。

  及时准确全面掌握信息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也是推动服务精细化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发挥社区网格员力量,对本地群众的就业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摸排,为推动精准就业提供依据,还要积极开展“一表同享”改革,通过云平台实现多种数据共享,充分掌握本地区、本层级以外的就业情况,真正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就业服务,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为实现跨地域精准就业提供有效帮助。

  掌握信息只是第一步,相关部门还应把就业服务工作想深一层、多做一步,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比如,积极组织开展就业体验、参观等活动,让求职者提前感受工作氛围,也让用人单位能够更好考察求职者,促进双方的深入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拜访该“就业之家”时,一名前来求职的母亲提到自己希望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但因为要兼顾家庭,所以既不能在岗太久,也不能离家太远。据工作人员介绍,像她这样有特殊需求的求职者并不算少数。对此,我们要照顾好这部分重点群体的需求,因地制宜设立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来料加工工坊等,为零工人员提供宽敞、便捷的待工场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需求。

  正所谓“一技之长,胜过千言万语”。职业技能是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在加强烹饪、家政服务、保育师等传统培训科目的基础上,还可以紧盯时下人才紧缺的新兴行业,开设种类更丰富、覆盖面更广、内容更精细的培训课程,如网络营销、无人机驾驶、人工智能训练师等,不断提高求职者的职场竞争力。 (涂汉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学术
让县域经济更加生机勃勃
拥抱“享老”新时代
对利用灾害造假博流量说“不”
把就业服务做得更深更细
别被“免费打造素人网红”迷了眼
赋能“新农人” 助力兴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