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呵护 让爱流动

南昌构建流动儿童全方位关爱体系

  关爱保护流动儿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直以来,南昌市民政局以加强儿童福利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目标,主动回应流动儿童需求,持续完善政策制度,夯实救助保障,丰富服务内容,为流动儿童打造全方位的关爱服务体系,给流动儿童稳稳的幸福。

  精密规划  夯实关爱之基

  “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的重要前提是将流动儿童精准地监测摸排出来。”南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协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南昌建立了流动儿童信息动态摸排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采取入户排查、自主申报、电话巡访等方式,精准掌握了16729名流动儿童信息。对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心理或行为异常等儿童,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414份,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此外,南昌市民政局联合二十个部门制定出台了《流动儿童在昌享有关爱服务清单》,涵盖托育、教育、医疗、住所、救助、发展等六个方面,明确列出25条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事项,增加为学业困难的流动儿童提供“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服务内容,累计为1000余名流动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搭建南昌儿童福利服务智慧平台,儿童数据实现云上采集、实时共享,并通过构建线索上报、任务派单、部门处置的线上监测体系,第一时间掌握流动儿童实际需求,联动各部门、各县(区)即时响应处置,做到及时发现、主动救助。

  精准救助  构筑保护之网

  “感谢党和政府,既帮我们跨县区申请生活救助,又提供了这么好的康复平台,手把手地教授专业康复知识,真是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小诺(化名)的奶奶徐高香感激地说,小诺父母不在身边,抚养重担落在爷爷和奶奶的肩上。去年,小诺被诊断为脑瘫,家人无力承担康复治疗费。南昌市民政局了解情况后,及时召开个案协商会,“一事一议”帮助小诺申请了社会救助,给予临时救助。

  生活兜底暖童心。南昌市民政局分类加强流动儿童生活保障,主动发现了130名家庭困难流动儿童,帮助申请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发放保障资金近110万元。链接爱心企业、慈善基金,开展“涟漪计划”“共筑家园”等活动,募集爱心资金20余万元,发放爱心礼包100份。在心理关爱方面,南昌市民政局高标准建设了市级和安义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支持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设置心理健康室,并整合闲置学校资源,打造了51个“一老一小幸福院”,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情绪宣泄等服务。

  精心服务  助力成长之路

  为更好地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南昌市民政局联合市妇联开展“爱心妈妈 心手相牵”结对关爱活动,组织4037名党员干部和“蒲公英妈妈”,与全市重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关爱,为孩子送上“名著小书包”,发放结对联系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家庭入户指导和儿童发展辅导,引导儿童树立学习目标、人生志向。

  聚焦留守儿童周末及假期看护难问题,南昌市民政局统筹指导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及“一老一小幸福院”开设了暑期公益托管班,开展集公益课堂、兴趣爱好培养、文体娱乐、安全教育等于一体的服务活动,帮助缓解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等问题,累计开展暑期小课堂120次,惠及儿童1700人次。

  为做好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工作,南昌市民政局开展了关爱儿童社会融入计划项目,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同伴融入”团辅活动、“家庭融入”家长课堂、“学校融入”三色小课堂、“社会融入”公益活动,共举办活动46场,服务儿童2770人次。同时,链接各类社会资源,组织参观博物馆、儿童议事会、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共36场,吸引740名流动儿童参加,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快乐成长。(熊 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三农
   第12版:法治
“沉睡地”化作“希望田”
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加力扩围
江西出台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药品追溯实施指南
高山风电
鹰潭2024年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
用心呵护 让爱流动
图片新闻
樟树年货节山货节热闹红火
兴国:肉制品企业忙生产迎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