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海峰
走进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我的心中满怀崇敬。
这里是孙中山的妻子,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被周恩来总理赞为“国之瑰宝”的宋庆龄先生的故居。
故居中,一幅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上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上海寓所书房会见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宋庆龄曾回忆这段往事:“我们总是欢迎他(李大钊)到我们家来。在交往中,我发现中国共产党人同样是为了‘让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安乐的国家,让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幸福的人民’。”
故居里展示的一封封珍贵的信函、一幅幅历史图片,像一条时光隧道,带我走进宋庆龄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奋斗,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岁月。
廖承志在回忆录中写道:“宋庆龄积极协助孙中山推进国民党的改组,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与国民党内的反对派进行了坚决斗争,为‘三大政策’的确立实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100多年前,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中国共产党看上去是那样势单力孤。但宋庆龄凭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知和坚定信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着其他任何政治力量不能比拟的依凭,那就是手中的真理、心中的信仰,只有共产党才能把中国带向光明的未来。这,就是宋庆龄选择共产党的初衷。
中国共产党在风云际会中始终顶天立地!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实践中艰苦探索革命道路。宋庆龄等国民党左派领袖也毅然与国民党右派集团决裂,开始了他们探寻新的革命道路的努力。
摊开时光长卷。在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的当天,以宋庆龄领衔,国民党左派人士和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共22人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名义发表的《中央委员宣言》掷地有声:“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曲解三民主义、毁弃三大政策,为总理之罪人,国民革命之罪人”“自今以后,惟有领导全国同志,誓遵总理遗志奋斗到底……”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穿越时光依然温热。1931年12月,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宋庆龄在宣言中痛斥国民党早已不是革命力量,明确表示中国只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标志着她的思想已从民主主义开始向共产主义转变。从此,宋庆龄坚决地同中国共产党走在一起,以所言所行,践行着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庄严选择。
一页页发黄的史料、一张张珍贵的图片还将宋庆龄坚持抗日爱国立场、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以多种方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搭桥铺路的一幕幕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奉行对日不抵抗的妥协退让政策,宋庆龄积极向共产党传递国民党的谈判意向,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有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药品及其他急需物资……毛泽东后来写信对她说:“你对我们的帮助,是没有办法可以形容的。”
二楼陈列的信件、历史图片,见证着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积极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不懈奋斗的风雨历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破坏政协协议和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宋庆龄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大量有利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公开的和秘密的工作,光明与黑暗的决战中,她用自己的坚毅勇敢和智慧激情,迎接新中国的黎明。
缓缓移步,眼前是一封李宗仁致宋庆龄的信件。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次日李宗仁就任代总统后,给宋庆龄写下了这封信,敦请她“出为领导,共策进行”。对于李宗仁的邀请,宋庆龄未予理会。她依旧激动地等待着革命的最终胜利。1949年6月,毛泽东和周恩来特派邓颖超携两人亲笔信前往上海,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是。宋庆龄欣然接受了邀请。
仰望宋庆龄从上海出发北上的历史图片,我仿佛听到了1949年9月30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闭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后吐露的肺腑之言:“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
1949年10月1日,宋庆龄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伴随着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宋庆龄开启了“为新中国奋斗”的辉煌征程。
岁月是一条绵长的河,流水潺潺,暖流汩汩。而那一件件被岁月磨去光泽的文物,那一幅幅被时光褪去颜色的照片,却穿越时空,无声地诉说着宋庆龄,最终选择将中国共产党作为她的信仰依归,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闪光足迹。
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在宋庆龄的追悼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的场景:“宋庆龄同志逝世前不久,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以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岁月流金,信仰永矗。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曾三次给中共中央写信,表达了多年向往加入共产党的心情。其时,中共中央考虑到宋庆龄留在党外有利于工作而暂时没批准。1981年春,88岁高龄的宋庆龄在病重之际,再次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讲解员深情讲述,在生命最后一刻,当宋庆龄得知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作出接收她为正式党员的决议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走出宋庆龄故居时已是万家灯火,似乎瞬间穿越了百年时光隧道。回望与瞩望之间,我由衷感慨:“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说明她深刻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