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颖 文/图
金黄的稻谷已经收割,空气中飘着稻草的香味,这样的一个秋日,笔者来到于都,探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漫步馆中,在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面前,有三个画面让笔者停留、询问、思索……
第一个画面,是玻璃展柜展示的绣球草鞋。
展柜中的这双绣球草鞋与一般的草鞋有点不同,不是用稻草而是用黄麻编织而成。鞋底鞋面做工精美细致,昭示着编织者的心灵手巧;鞋尖上各绑了一个粉色绣球,显露出一份别样的情怀;鞋的颜色有着几分沧桑陈旧,暗含着不同寻常的经历。讲解员的温情诉说,则还原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1934年10月,于都河畔,中央红军整装待发,父老乡亲们纷纷赶来送行。人群中一对青年男女执手相看,互相叮嘱。男青年名叫谢志坚,是于都岭背镇燕溪村人,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刘亚楼的警卫员;女青年名叫春秀。这是一对相爱的恋人啊!谢志坚擦去春秀脸上的泪水说:“别哭,红军会回来的,我也会回来的,你放心地等待红军的好消息吧。”听了谢志坚的话,春秀使劲点头大声说道:“我会等。”就这样,谢志坚的行装里塞着春秀做的茶叶蛋、金黄的米果、炒花生,还塞进一双春秀连夜用黄麻编织的又厚又密的草鞋。
山盟海誓随这双草鞋一路征战。血战湘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一场又一场的恶仗,这双草鞋像爱的护身符陪伴谢志坚一次次闯了过来。
当部队到达金沙江,当地百姓用船送红军时,他想起了告别家乡于都河的情景,他穿上了这双草鞋;当部队强渡大渡河时,战斗十分激烈,随时可能牺牲,他不想和春秀的草鞋分开,他穿上了这双草鞋。这是仅有的两次穿这双草鞋的经历,其他时间谢志坚不舍得穿,将它捆在行囊中,闲来摸摸、看看。
当部队进入甘肃境内,谢志坚突发疟疾无法行军,被安排在当地养病。这一留,山高水长、世事变幻、艰难险阻,曾经的誓言停留在心间,唯有这双草鞋默默相伴。
1951年秋,谢志坚终于能够带着这双草鞋回于都,可那个说“我会等”的姑娘早已不在人世。原来,一直痴心等待的春秀,在于都解放前夕,被靖卫团杀害。坟上草青青,阴阳两相隔。
上世纪80年代,谢志坚给草鞋绑上一对粉色红心绣球,捐赠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第二个画面,是由草鞋拼成的地图。
沿着这双草鞋的展柜往前走,拐个弯出来,便能看见迎面的展板上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用红星标注着首都北京和于都的位置,寓意红军脚踏草鞋跋山涉水、九死一生,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迎来了一个新中国。长途行军最需要的是鞋子,据讲解员介绍,当时为让每一位红军战士至少带上两双草鞋上战场,于都的老百姓在短时间内赶制了20万双草鞋。当人们纷纷在这幅极具创意的草鞋地图前留影时,让人感受到的是穿越时空的力量与活力。
第三个画面,是编织草鞋用的工具。
来到草鞋地图的背面,是由图片与实物组成的实景,展示了编织草鞋的材料与工具。简单的木质工具、随处可见的稻草,通过一双手就能编织出一双简单的鞋。但是用稻草编织的草鞋磨脚、不耐穿,因此当时的红军基本上都会自己打草鞋。红军战士们一路上穿着不停更换的草鞋,一走便是两万五千里。他们走到了陕北,走到了民族救亡的前线,走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这三个画面展示了红军战士的铁骨柔情,展示了红军战士与百姓的鱼水情深,展示了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的前赴后继、在绝境重生中的越挫越勇……展示了许许多多,难以尽述。
走出纪念馆,穿过一队队前来参观、研学的人群,来到渡口。于都河水滚滚向前,似乎在告诉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长征精神在哪里?在孩子眼睛里,看到了对红军的崇敬;在年轻人的步伐里,看到不懈努力的坚定;在长者的笑容里,看到自有后来人的欣慰……穿越历史的烽烟,红色记忆并未褪色,长征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用双脚丈量信仰,用梦想点亮前路,用奋斗开启新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