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家骅
笔者近日在一家文物商店,看到了曲学泰斗吴梅的一幅行书作品(如右图),因为他的书法作品罕见,所以顿时激动不已。
该条幅为高丽笺纸,长73.5厘米,宽25厘米,12行,共456字,钤有“霜崖居士”“吴梅之印”两枚方印。这件书法作品内容为论曲,具有散曲研究和书法艺术研究的双重价值。散曲研究价值体现在,此内容可以与王卫民、王琳《吴梅评传·作品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6月)中的《黄钟霓裳六序·修夜无寐》散曲互校。二者多处内容有出入,譬如书中“蝶国王侯知画饼”的“王侯”,条幅中为“侯王”;书中“时催薄暝”的“时催”,条幅中为“长空”。书中所刊散曲时间在前,条幅书写时间在后。
这件行书作品写得一丝不苟,格调高雅,风华卓绝,线条遒劲,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吴梅一方面受到帖学和馆阁体的影响,深得董其昌、赵孟頫神髓,飘逸秀润,有雅致的书卷气;另一方面,晚清碑学也影响了他的书写风格,所以运笔不躁不滞,有雍容闲适的气息。
自唐以来,中国书法笔法的方圆转折成为构成书法美的重要部分。从结体上看,此件书法单字为古典的左倾右高结构;从章法上看,字间疏朗,分行结体疏密合度;从笔法上看,丰润饱满,行笔流畅。一张不足二平方尺的纸上写了那么多字,字里行间透着学养和华贵,宛如作者的唱曲,韵味悠长,也可见其对研究学问的沉静坚毅。
吴梅(1884—1939),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字瞿安,晚号霜崖,近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官宦家庭,生活在一个战争频繁的动乱年代。他3岁丧父,10岁丧母,靠远房族叔抚养和培育,1902年赴南京应试落榜。随着科举考试制废除,吴梅随后到上海东文学社攻读日语,开始从事词曲创作和研究。1905年秋,被好友黄慕韩推荐到东吴大学堂任教习,1911年经柳亚子介绍正式参加南社,在南京中央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
吴梅一生创作了14个剧本(现存12个),对各种形式曲牌均有继承,南北曲兼擅,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曲。《霜崖曲录》171首,大多为表达与友人深厚情谊的作品,也有颂扬革命烈士、表彰革命斗志以及评画、评曲、评史作品,理论上属于才情派和格律派兼备的双美派。《词录》129首,主要有感慨时事、抒写志趣、咏物题画、凭古吊今、酬和赠答等内容。其曲、词的突出特点是含蓄雅驯和严守词律。夏敬观称“其词亦不让遗山、牧庵诸公”;叶恭绰则认为“瞿庵为曲学专家,海内推挹。词其余事,亦高逸不凡”。《诗录》146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事件,真实记录了诗人坎坷的一生以及与朋友交往等,艺术特点为“不尊奉一家”和“不作豪吟但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