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浪子回头

  本报记者 洪怀峰

  12月12日18时30分许,资溪县城关小区的付吉平与往日一样,下班后第一时间回到家,帮母亲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

  “浪子回头金不换呀,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左邻右舍谈及付吉平的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

  原来,付吉平以前与爱人在县城开面包店,虽是夫妻店,但生意很红火,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但2010年前后,付吉平因交友不慎,染上了吸毒恶习,成了一个人见人嫌的“瘾君子”。老婆因此和他离了婚,面包店也倒闭了,亲戚朋友见了付吉平躲得远远的,左邻右舍也不待见他。

  “好好的家业被我败光,原本和睦幸福的家也散了,我也曾想过各种方式戒毒,但一直没走出戒毒-复吸-戒毒的恶性循环。”付吉平说。

  幸运的是,2019年初付吉平遇到了资溪县“626服务中心”工作人员。“626服务中心”是专门对吸毒人员进行管控和帮扶的机构。中心帮扶人员葛冰2019年开始结对帮扶付吉平。

  心瘾难戒!作为“626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葛冰很清楚这一点。从付吉平走出戒毒所那天起,葛冰定期安排他检查身体,并进行心理辅导,两人每周至少见一次面。

  在葛冰的帮扶下,付吉平成功戒毒。但人生重启,并非易事,由于有着不光彩的过去,又没有一技之长,付吉平当起了“啃老族”。

  “你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母都60多岁了,你还伸手找父母要钱吃喝,这是不孝。”葛冰的这番话,让付吉平心里很是惭愧,他开始想着改变自己,做个自食其力的人。

  看到付吉平有了强烈的就业意愿,“626服务中心”以资溪县工业园区招工为契机,帮他牵线搭桥,进了当地一家知名大型食品企业做普工。付吉平吃苦耐劳,善于钻研学习,很快从一名普工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现在,他担任了食品车间品质管理部主任,每个月有5000余元的收入。

  “我今年49岁,又有了体面的工作,一定会敬业爱岗,追回逝去的光阴。”付吉平说,他重获新生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扶,自己一定会好好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大余县推动“诉访分离”化解信访“症结”
我省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障互助计划启动~~~
~~~
~~~
~~~
~~~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5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文体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财经
   第12版:视线
精准分流 对症下药
每个保障期最高补助20万元
宜春住房公积金异地业务“不用跑”
生态家园
资溪回访教育暖人心
打好“双减”工作“组合拳”
验血寻牛
浪子回头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