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南昌经开区全力推动双“一号工程”落地落实(一)

  落户在南昌经开区的南昌海立,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压缩机智能工厂之一,每年能够制造超过1900万台高效节能环保压缩机。就是在这里,这个智能工厂,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信息化与自动化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的繁忙景象。

  走进南昌海立生产车间,AGV无人小车在网格化隧道中快速穿梭,将物料精准送达每个工位。上千种客户定制产品、上万种物料,在海立数字化产供销系统中,可实现自动计算与传递;每台压缩机可产生47.8M数据量,生产过程数据与产品数据采集串联后可上传至云端,从一块钢板到压缩机成品,全过程可实现数字化追溯。

  “我们对现有生产线导入工业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分工位不断进行改造,实现了供应链整体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从而实现信息采集、质量追溯和质量防错的高效化。”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郁冲说。

  南昌海立经过多年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装配线建设为核心,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立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海立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系统”。

  不仅如此,南昌海立智能工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进行了关键工艺技术的创新和绿色化改造,建立了基于绿色制造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制造示范线,推进绿色装备和材料的集成应用和创新。

  南昌海立的产业数字化之路,是南昌经开区大力推动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区围绕数字赋能,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培育了一批“5G+智慧工厂”,创建了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据南昌经开区经发局园区工业科负责人陈玉英介绍,该区近年来重点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其中,欧菲光电公司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江铃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智能排产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南昌海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入选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南昌海立、麦格纳等7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同时,该区重点推广“5G+智慧工厂”应用场景,将麦格纳“5G+智能制造工厂”项目、西林科“5G+智慧工厂”信息化建设项目、江铃新能源“5G+云化智慧工厂”项目等列入项目培育库。此外,落户该区的江铃新能源还被评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南昌海立、润田、江变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两化”融合省级示范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项目、南昌国家级骨干直联点项目、智联网联汽车测试试验区等项目建设。”陈玉英说,站在新时代江西全面深入推进双“一号工程”的潮头,南昌经开区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聚焦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助力江西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刘 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评与论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文化赣鄱·井冈山
   第12版:品鉴
宜丰“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我省妇联干部鲍莉芸完成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
转作风“强筋骨” 办实事聚民心
“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在景德镇成立
爱心义诊
图片新闻
龙南“智慧文旅”助力乡村旅游升级
用心帮扶 用情驻村
广福镇加快推动“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
红谷滩区打造社会治理智慧平台
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富山乡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