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居 宜业 宜游

——崇义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富民发展新路掠影

  钟水旺 本报记者 唐 燕

  迎着春光,踏青而来。龙勾乡冷杉良田花海的千亩彩色油菜花,吸引游客竞相打卡;上堡梯田满山艾草,引来游客采摘制作艾米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崇义县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和文旅融合战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发展新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从种绿到增彩

  县城至过埠公路沿线,一棵棵笔直的银杏和红枫在道路两旁“安家落户”;各乡镇干群齐心协力运送树苗、铲土培实,为家乡添彩增绿……

  去年年底,崇义县启动“共建多彩崇义 共享美好家园”公益树苗认养活动,营造了全民捐绿、造绿、添彩的新风尚。截至目前,公益树苗认养参与人数7382人,认养金额达568万元。

  今年开春以来,该县将认养树木分批次种植,一条条绿道铺就成“生态绿网”,用实际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花园之城。公益树苗认养活动开展以来,该县种植银杏和红枫共4893棵。

  从荒山到“宝”地

  “春橙是晚熟脐橙品种,属于春季水果。种植春橙正好错开柑橘销售高峰,填补市场空缺。”关田镇四季橙园基地负责人林端贵说。

  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崇义县不少昔日的荒山变成致富产业基地,闲置硒资源变成乡村振兴新“硒”望。

  该县大力实施“硒资源变硒产业”发展战略,走“富硒富民富乡村”的生态绿色发展新路。目前,该县培育万长山茶场等8个高标准富硒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富硒农业示范龙头企业,引进富硒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富硒产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从增点到扩面

  “乘着竹筏,畅游‘小漓江’,坐看山花烂漫,呼吸清新空气,体验客家文化,心情格外愉悦。”游客何祖彪告诉记者,他在上堡看完油菜花后,又特意来体验过埠镇的竹筏观光项目。

  “赣州小漓江”项目位于过埠—上堡旅游线的起点,集水上交通和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通过串联过埠镇秀美山水、湿地公园、客家民俗等景观,让游客可以泛舟而下一览秀美风光、客家风情。这是崇义县通过生态资源打造全域旅游观光景点的缩影。

  依托优越自然环境,崇义县将全域旅游作为生态富民和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全区域规划、全产业发展、全要素配套,形成了“一城三镇、一廊四区、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2021年年底,该县被评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光影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民生
   第09版:品鉴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专题
宜居 宜业 宜游
余江区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万载共享农机为春耕“加油”
春来农事忙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春耕打基础
南昌查处两起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临川“百姓说事室”解心结
景市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现证照电子化
助力地铁运营防疫“两不误”
沐浴春风 “蓉”开新颜
全员上岗 全天轮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