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军英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就是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大力推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须走好群众路线,以“第一等”的标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
近年来,我省营商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服务企业和群众时仍存在“中梗阻”问题,导致惠企政策无法真正落地。比如,有的服务意识不强,市场主体对一些政策的知晓率不高,难以享受政策红利;有的服务方式落后,申领程序繁琐、标准模糊,政策兑现不足、兑现不及时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服务态度生硬,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情况;有的夹带私货,滥用职权,搞利益输送,“关系政策”“弹性政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绊脚石,本质上是“官本位”思想作祟,不仅背离了群众路线,而且可能滋生腐败,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侵蚀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营商环境比金子还珍贵。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和集聚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意味着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会更多、更复杂,对营商环境的要求也更高。民有所呼,企有所望,政有所应。今年年初,我省高规格召开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改革工程”高位务实推动,全面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这既是民之所盼,也是发展所需。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须走好群众路线,才能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的新期盼。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这既是认识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既反映能力水平,又折射责任担当。面对营商环境领域的各种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拿出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着力在权责“清单化”、政策“透明化”、竞争“公平化”上下功夫,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戒除形形色色、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惠企纾困政策以最快速度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进基层、走进企业,对辖区内每家企业应当享受哪些惠企政策,要拿出一本“明白账”,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在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中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要用好监督执纪的利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将纪检监察工作置于大局大势之下思考谋划,强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坚决整治营商环境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营商环境优,发展动力强。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一定能让江西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现代治理的“范本”,为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系江西省宜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