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港泽 本报记者 吴文兵 本报首席记者 杨继红 摄影报道
黑云翻墨雨来急,实战演练砺精兵。6月1日,“江西应急·2022”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堤防险情应急处置演练场内口号响亮、士气昂扬。
“九江柴桑区江新洲大堤,堤坝因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冲刷,出现管涌、泡泉、崩岸等险情!”险情就是命令!各方力量迅速出动:救援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救援装备惊艳亮相,即刻开展水面搜救任务;“中国应急九江号”联合淮河水利水电工程抢险队采取水陆共进的战法,对崩岸堤段进行抛石固基作业;大载重无人机将紧急救灾物资精准投放;柴桑区红心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对管涌险情进行应急处置;市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柴桑区民兵共同构筑子堤……演练现场,全体指战员行动迅速、操作有序,高效、安全地完成了演练任务。
受持续降雨影响,我省江河湖库底水偏高,防汛救灾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全省各地在做好各项汛前检查、防汛队伍物资储备、实时监测预报预警的基础上,聚焦风险重点进行综合演练,仔细查找问题与薄弱环节,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应对手段,全面提升防汛抢险救援实战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救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