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百姓“坐”享城市之美

  胡建兵

  要把最好的公共空间资源留给人民

  在城市街头,当你走累了想歇一歇脚,或坐下来欣赏城市风景,或只是想找个地方发发呆,如果能较方便地找到舒适的公共座椅,无疑会让人增加对城市宜居性的正面评价。近年来,多座城市出台了《城市家具导则》,注重优化提升城市大街小巷的座椅,让市民在公共空间能坐下来感受城市之美,受到公众的广泛好评。

  在城市公共空间优化配置休憩座椅,看似一桩小事,其实事关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形象。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出门时会带上一种集拐杖和椅子功能于一体的协助工具,方便在走累的时候可以随时坐下休息。不过,随身携带这样的工具,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出行负担。此时,为老年人添一把舒适的公共座椅,就是为城市增添一份温暖。在城市公共空间科学配置休憩座椅,还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更舒适、顺畅的交流,方便市民品味城市、欣赏风景、联络感情。近年来,城市公共座椅的设计早已告别千篇一律,往往结合各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特色风貌进行设置,它们造型别致、颜色明快、格调高雅,与周边房屋建筑、园林景观、城市功能等融为一体,塑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增添了人文光彩。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公共空间资源留给人民,积极推进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工作,打造“ 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中,各地可以进一步研究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既要提高座椅的分布密度,解决一些地方的公共空间“ 无处可坐”的尴尬,还要提升座椅的舒适度,让百姓“愿意坐”“坐得舒服”。此外,还可以增加充电功能、搭建顶棚等,提升座椅的功能性和服务型。要强化公众参与程度,相关地方和部门可以动员引导企业、个人参与座椅设计设置和认建认养,更好体现这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和共享性,让城市在发展中处处见“ 人”、处处惠人。

  一座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往往在细微之处见品质、显温度。城市空间处处围绕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城市建设的方向。合理配置“ 城市家具”、打造可以“随时坐坐”的公共空间,既是创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一项民生工程。期待更多城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政文
   第08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综合
党龄增一岁 党性长一寸
让百姓“坐”享城市之美
做好“上与下”的文章
保障人民健康托起美好生活
加强对学习类软件的监管
心中要有“止回阀”
文明露营才能让风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