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进文
连续两年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先后两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个“国字号”荣誉……9月7日,记者从“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萍乡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萍乡坚持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完成了从“赣西煤城”到“江南美城”华丽转身的探索历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萍乡市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度达1108.30亿元,较2012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0.8∶57.1∶32.1调整为2021年的7.0∶44.9∶48.1,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这十年,萍乡市勇于迎难而上、转型破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面对资源枯竭、急需转型的严峻现实,该市稳步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瓷电气等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全力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先后引进中材锂膜、佳禾智能、奕东电子等一批“5020”项目。萍乡市在转型破局的路上,连续两年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先后两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这十年,萍乡市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赶超跨越激发新动能。该市加快对外开放步伐,2021年出口总额达182.2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实际利用外资达4.85亿美元,是2012年的2.3倍。同时,积极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湘东-醴陵”“上栗-浏阳”共建园区落户企业达300余家。今年5月27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萍乡共同召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标志着萍乡市打造全面合作先导区迈出新步伐。
这十年,萍乡市秉承内外兼修、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质。该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率持续提升,湿地保护率位列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位列全省第三,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考评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在统筹推进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萍乡市成为全国首批12个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武功山入选国家5A级景区。
这十年,萍乡市确保普惠民生、传递温暖,百姓生活实现新跃升。该市全力推动社会事业扩面提质,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648亿元,聚焦“学位、岗位、车位”等,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5%和99.76%,“教育发展”考评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2021年萍乡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9倍、2.1倍。
这十年,萍乡市坚定高举旗帜、赓续基因,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该市大力弘扬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重点打造了6个国家级、16个省级红色名村。积极探索实行“四方阵比选法”,“能上能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好票率连续三年高于全省设区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