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春市教体局

打好“双减”政策落实攻坚战

  “孩子作业明显减少,也不用去校外培训机构补课,有更多时间打球骑车,笑容比以前多了。”来自宜春市袁州学校的一位家长欣慰地说道。

  宜春市教体局坚持把落实“双减”工作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统筹、重质效、抓落实、促提升,着力构建“四项机制”。目前,全市原有的398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由27家减至5家。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实现了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有意愿的学生“两个全覆盖”,广大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整体推动,构建“双减”保障机制。市教体局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实施路径,将“双减”作为改革攻坚行动重点任务,纳入抓落实活动年“三拼三促”任务清单。

  宣传带动,构建“双减”支持机制。聚焦家庭、学校、社会三类主体,依托局官网、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开展微视频制作、论文征集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双减”政策知晓率,先后在各级主流媒体发布相关新闻宣传稿件4000余篇,营造全社会支持理解“双减”的浓厚氛围。

  部门联动,构建“双减”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严厉打击各类违规校外培训行为。依托“双减”工作市级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片区长负责、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督查”和“平时常态化督查、长假期间重点督查、发现问题线索必查”的督查机制,严肃查处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从事学科培训以及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现象。今年1月至9月,全市共组织督查学校3241所(次),督查校外培训机构6314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85份,形成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高压治理态势。

  创新驱动,构建“双减”长效机制。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在校内减负增效上下功夫。创新作业管理。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要求,建立中小学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制度,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和实施水平。创新课后服务。全市497所中心小学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覆盖67.84万名学生,13所学校被评为全省课后服务示范校。推动课后服务向工作日晚上、周末和寒暑假延伸,240所初中学校开展晚自习服务,83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双休日托管服务,305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创新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中心教研组活动、“双减”专项课题、学科优质课比赛、校本课程征集评选等系列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聂爱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天下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映像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行业专刊
   第12版:广告
打好“双减”政策落实攻坚战
共育共管 共享共担 提质培优
奋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从“心”出发 向阳生长
“三全育人”引领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方向与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