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育共管 共享共担 提质培优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纪实
援外培训班学员参观考察中国黄金集团金山矿业有限公司
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队员指导乡村留守儿童规范读写

  十年磨一剑。2012年,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牵头成立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遵循“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十年砥砺前行,十年坚实探索,十年改革创新,集团由此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应运而生的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服务商务产业,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集团现有理事单位142家,其中政府部门6个、行业协会12个、企事业单位114个、本科院校1所、中高职院校8所、研究机构1个,已基本形成政、行、企、校、所多方联动的发展格局。2018年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获批“江西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聚焦发展方向

  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集团化办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破单兵作战瓶颈,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集团坚持“互联互助、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适应江西建设内陆双向开放先行试验区的要求,着力推动江西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集团牵头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是全国首批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连续两年获评“国际影响力50强”。截至2022年9月,已成功承办221期援外培训项目,其中包含2期境外培训项目,先后有134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5860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参训。定期举办援外培训班与地方政府、企业对接会,推动江西铜业、江西建工等20余家赣企“走出去”,促成签约额为5千万欧元的马耳他交通枢纽项目、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与赤道几内亚农林部成功签署金额为5.4亿美元木薯和水稻种植加工等多个合作项目。

  发挥资源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

  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构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乡村文化、电子商务、生态种养、特色旅游并驾齐驱的“一引领、四驱动”的高职院校扶贫帮扶模式。承担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和鄱阳县乐丰镇南山村的定点帮扶任务,探索“电商+扶贫”“会展+扶贫”之路,构建“X+旅游”特色发展模式,开发农产品微信商城,进行农产品推广和线上销售,开展农特产品进校园、进社区展销活动,200余家农户受益,两个定点帮扶村集体经济年度收益提升100%。

  ——发挥师资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集团承接《“十四五”江西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研究》《江西省深度融入长珠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研究》《吉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贵溪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重要项目,为江西“十四五”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集团充分利用院校专业优势,主动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先后为余干县、万年县、鄱阳县、南丰县等地乡镇干部、企业员工、从业人员、贫困户等各类人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电子商务进农村、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贫困户再就业等方面提供积极帮助,累计年培训数量达5000人次。

  ——发挥平台优势,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落户集团牵头院校。该中心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能够获取海量的电商教育数据,直观、动态地了解我省电商行业的发展状况,依托“中心+项目”的方式,充分利用全省电商数据开展研究,为省政府及省商务厅施政决策提供服务,助力江西经济发展。

  精准帮扶共建

  抱团借力培育职教共同体

  秉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从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衔接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争当我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

  集团内院校成员互帮共建,形成职教共同体,促进江西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集团牵头单位成功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和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二是集团内企业成员和高职院校为中职院校捐资捐物,实施精准帮扶,共同发展。三是集团成员单位开展职教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共同招收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累计招收学生500余人,首批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四是集团内各院校积极开展“3+2”中高职对接培养,搭建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集团中高职院校积极与中职院校、县域职业教育中心等开展中高职对接,累计合作培养学生2000余人。

  创新体制机制

  打造深度融合产教联合体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集团化办学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集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由江西赣商联合总会等成员捐赠资金率先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主要用于集团运行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培养。

  ——创建校企合作产业园。牵头院校与其他成员企业在校内创建校企合作产业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截至目前,产业园共培养学生2300余人,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企业骨干。产业园的创建,开启了“实体融合型”校企合作新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创建大学生双创示范基地。牵头院校与南昌悦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雨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牵头院校共同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悦创空间等双创基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合作,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集团牵头院校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获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江西省众创基地等称号,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集团不断探索职教国际化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共享资源,共同组织学生实习就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被遴选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牵头院校与Ebay、南昌综合保税区、深圳百果园等多家成员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强化合作交流

  搭建人才输送“立交桥”

  集团化办学,在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共赢共长良好态势。

  集团成员之间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冠名班等各种形式,加强合作交流,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举办集团成员单位专场招聘会,推荐优秀人才在集团内就业,每年在集团单位就业的学生达2000人以上。

  江西向日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2014届毕业生徐振静创立,成立之初公司团队只有7人。2015年加入集团,成为理事单位,同年入驻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产业园,由学校出场地、设备及学生,企业出师资、平台,校企共育电商人才。经过多年的合作,目前企业规模近150人,其中来自集团院校的毕业生46人,分布在运营、主播等岗位。公司2022年营业规模约7000万元,分别在深圳、上饶、南昌、长沙、泉州、晋江等地开设子公司。2017年徐振静荣获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称号。

  邓 湧  周友珍/文

  (图片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天下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映像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行业专刊
   第12版:广告
打好“双减”政策落实攻坚战
共育共管 共享共担 提质培优
奋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从“心”出发 向阳生长
“三全育人”引领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方向与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