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景德镇陶瓷大学

科技与艺术互融 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向企业输送科技特派员团队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
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开幕式现场
学校设计团队与企业共同制作迪拜世博会中国宴指定用瓷“华夏之光”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学科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瓷为媒、开放办学,在陶瓷人才引育、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和陶瓷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立足景德镇、服务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定位,依托“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着力探索校企、校地合作新模式,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创新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实力

  陶瓷大学服务陶瓷。景德镇陶瓷大学积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为行业解决了众多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了全国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学校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等40个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是首批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承担国家及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2项。近年来,学校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2021江西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TOP10”。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三年来,学校组建由博士、教授、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向景德镇企业一线派驻32名科技特派员,向景德镇推介转化前景向好、技术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29项,其中11项成果成功转化;与当地共同开展陶瓷产业技术研发项目64项,为景德镇市提供咨询服务115项,帮助景德镇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与景德镇市共建“景德镇先进陶瓷粉体开发及应用研究中心”,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实力。

  学校为景德镇市引入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该企业投产的“新型碳化硅特种陶瓷项目”,到2023年可扩大产能至5000吨,工业产值目标3.8亿元,年度利税目标5000万元。学校陶瓷膜技术研究团队为浮梁县引入重庆兀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助力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发展。学校推出的《卫生洁具轻量化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已推广至整个卫浴行业,每年将节约50万吨以上优质原料和约6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研发的《大型细颗粒微晶花岗斑岩矿陶瓷原料应用技术》为解决景德镇陶瓷原料枯竭难题提供了“陶大方案”。

  科艺融合

  赋能产业打造高端品牌

  “脑手并用、科艺结合”是景德镇陶瓷大学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以问题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聚焦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需求,设置“实验艺术”“艺术与科技”“文化产业管理”等新专业,实现艺工结合和学科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学校21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在御窑考古区、陶瓷博物馆、艺术街区、陶瓷企业高新园区等地,把成果镌刻在艺术作品上,把应用落到实处。学校在《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高校)》报告中的大国工匠人才指标上高居榜首,在高级工艺技师类人才培养及以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贡献获得高度赞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设计团队联合景德镇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如意中国》国宴瓷,产生经济效益260多万元;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设计的国礼瓷《千里江山》,产生经济效益近800万元;与景德镇玉柏瓷业有限公司合作,成功设计制作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宴官方指定用瓷“华夏之光”;2021年受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成功完成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国家礼品瓷设计……学校一大批艺术家深入企业,充分发挥设计、美术等学科优势,持续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活化等领域注入高校力量。

  学校众多艺术家还积极探索艺术创作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新路径,发挥文化创意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推动力,构建乡村文创产业生态,打造产业与艺术融合的乡村品牌,吸引更多力量到乡村旅游消费、投资创业。学校还研制出全球首个“瓷链宝——陶瓷+区块链智能平台”,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景德镇陶瓷研究院联合共建《陶瓷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实验室》,护航“景德镇制造”。

  开放合作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坚守的办学宗旨。2022年2月28日,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开幕,同步成功举办10大类16场国际性平行活动,该展览填补了我国作为陶瓷大国无国际性展览的空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学校全面深化与世界各地在陶瓷教育领域的互鉴互融互通,成功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基地,入选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人才,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近60个国家的3000余名留学生。2022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景德镇陶瓷大学联合国际陶艺学会和美国阿弗雷德大学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以“共建陶瓷教育平台,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为宗旨,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推动联盟成员之间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2年10月,学校与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将立足龙泉市现有产业基础及龙泉青瓷产业发展导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创新工作和多样化的国际陶瓷艺术交流,助力龙泉剑瓷产业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陶瓷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陶瓷艺术品鉴证委员会、中国古陶瓷学会教育中心纷纷落户学校。学校成功举办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高峰论坛、“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陶瓷与文化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出版《与世界对话——陶瓷英语口语教程》等陶瓷外语系列教材,推出《中国传统陶艺赏析》英语精品课,与江西日报社共建国际传播中心,以陶瓷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百年追梦,砥砺前行。景德镇陶瓷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全力聚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五大高地”战略行动,朝着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大踏步迈进。

  (文图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红谷滩观察
   第07版:“赣”出新答卷
   第09版:聚焦
   第10版:读书
   第11版:法治 行业专刊
   第12版:赣鄱健儿竞风流
   第13版:省城
   第14版:视线
   第15版:资讯
   第16版:吉安观察
科技与艺术互融 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