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运动员温馨家园

11月7日,多支代表队入住运动员村。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征摄

  倪可心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征

  青青草坪、崭新楼宇,坐落于九江学院紫薇园校区的运动员村内,随处可见省运会的主题口号、宣传标语以及吉祥物,空气里都充满着活力。

  建设启用运动员村,是本届省运会的一大创新和亮点。运动员居住感受如何?村里有哪些新鲜事?11月9日,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当日11时许,在运动员村北门有不少运动员乘坐大巴车陆续抵达。为做好疫情防控,入住代表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抵离服务大厅,核酸落地检是进村第一关。“入住代表队需提交疫情防控资料、过‘五位一体’机进行扫码测温、人脸识别、领取参赛证件和房间钥匙,有序入住。”村委会工作人员曹远彬说。

  运动员村建设用地120亩,总建筑面积85109平方米,可容纳运动员5400人。10月23日村里迎来首批运动员。

  新余市U15男篮运动员罗泽中等4人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准备入住。在罗泽中的邀请下,记者探访了他们位于6栋5楼的公寓。

  6层楼高的公寓配备电梯,楼道整洁干净,居住环境温馨。走进公寓,装饰简约,四人公寓上床下桌的优化布局映入眼帘,独立空间感强,节省更多公共空间。“和兄弟们住在一起,比家里还好,收纳空间多,过道还能做俯卧撑。”队友张惠东说。

  设施很完善,生活也舒适。“我们为每名运动员配备了洗漱包,个人需要的清洁物品一应俱全。”曹远彬告诉记者。据了解,运动员公寓为6层建筑,有两人间公寓和四人间公寓,每间公寓均配有独立的热水淋浴系统、分体空调和日常生活用品,有公共洗衣区和开水区,设有6台电梯。

  村内还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内设办公室、抵离与食宿、物业服务、商业服务等“一办十一组”,一应俱全。村内200余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全天候为运动员服务。

  午饭时分,运动员陆续来到食堂用餐。蔬菜、鱼虾、牛羊肉、水果、甜点,应有尽有。为保障运动员饮食健康,村委会特地从九江市100余家农产品基地中挑选出30家高品质基地,专门为运动员村供货。食堂还设有米饭生产线、蔬菜加工线、白案生产线、豆腐豆芽生产线,不间断供应。“这里的饭菜很丰盛,膳食结构均衡,想吃啥就吃啥。”抚州摔跤运动员詹妍说。

  “村里入住的都是12至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为做好运动员村服务和保障工作,我们致力于打造运动员温馨家园,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确保运动员全身心投入比赛。”曹远彬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红谷滩观察
   第07版:“赣”出新答卷
   第09版:聚焦
   第10版:读书
   第11版:法治 行业专刊
   第12版:赣鄱健儿竞风流
   第13版:省城
   第14版:视线
   第15版:资讯
   第16版:吉安观察
打造运动员温馨家园
乒乓球射击太极拳产生多枚金牌
南昌获游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
残疾人运动员亮相跳绳比赛
图片新闻
青少年足球(男子U17组)开赛
严格把关 专供专送
护航省运 点亮精彩
带伤上阵 “武”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