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璋
近日,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火了。在3月27日举行的总决赛上,简易的看台挤满了观众,还有人早早搬来梯子抢占有利地形。经过一番激战,决赛双方不仅获得了奖牌,还领取了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纪念品。
这项原本是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的篮球赛事,因为近年来人气越来越旺和接地气的比赛风格,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村BA”。一个“村”字,既说明了赛事的队伍基础、设施设备与普通篮球赛事不同,更蕴含了浓浓的乡土情,就连许多职业球员也纷纷到此打卡,体会不一样的篮球氛围。
值得关注的是,眼见赛事“出圈”,当地政府却没有趁热打铁对其过度商业开发,而是本着乡村赛事服务村民的初心,不收门票,全面开放。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还从打造篮球文化小镇的角度着手,融合文旅产业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我国作为体育大国,有着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智慧。而“村BA”的火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或许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成为台盘村,但只要充分调动群众热情,相信会有更多地方成为全民健身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