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古一阁见袁州

  □彭卫平

  赣西宜春城中,毗连人潮奔涌的中山路与鼓楼步行街,又与遐迩闻名的袁州谯楼为邻,难禅阁可谓藏身“风光之地”。只是,与热闹的四邻相比,难禅阁一楼兀立,稍显清冷,鲜有人问津。然而,可别小看了这座秀江之滨的旧楼阁,它穿越了千年的历史甬道,见证了袁州古郡的厚重文脉。 

  说起难禅阁的前身,必然绕不开两位大宋的名流——李冲元与黄庭坚。关于前者的故事,一直在当地坊间流传,甚至在袁州地方史志中,也有关于他的精彩记录。至于黄庭坚,这位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诗书才艺轰动当朝,影响深远。 

  据史料记载,李冲元,字元中,曾典狱宜春,负责刑狱与犯人惩戒之类的事务。修水籍的黄庭坚,进士及第,历任叶县、泰和、宣州多地县尉、知县、知州、别驾、判官等。两人都属学而优则仕的“儒士”,一位主管地方刑狱工作,一位四海宦游,驰骋北宋文坛。 

  两位先贤如何有了现实中的交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有一点大致可以确认,时任袁州府司理的李冲元为自己建了一座自省之所,他邀约被贬谪巴蜀的黄庭坚来古城袁州,请这位文坛巨擘给阁楼赐名。黄庭坚欣然命笔,为其授匾“难禅阁”,并作《难禅阁铭》一文,以示纪念。 

  文中,黄庭坚寥寥几句“心得自在,哀悯众生……”,便生动刻画出了李冲元的形象。李冲元胸怀安邦之才,执法严正,且刚硬之躯内还藏着一份柔情。他既惩恶,亦扬善,一方面用严峻的眼神怒嗔袁州府辖下的违法者,另一方面又怜悯人犯的疾病困苦,力所能及予以治疗与关怀。 

  在其府衙之侧兴建的难禅阁,便是李冲元的自省之地。这座正方形、庑殿式、灰色、素面瓦的“曹椽”,通体采用抬梁式木结构架,设备完善,花饰精工,用料也颇为讲究。 

  “劝己以不倦,劝同事以不倦,劝万物以不倦,故曰:难尔!夫禅义何难?”如果说,袁州谯楼是因为大唐钦天监袁天罡的建筑大手笔而驰名千秋,那么难禅阁饮誉袁州地方志,凭借的便是李冲元与黄庭坚在阁中惺惺相惜、举觞赏月、畅谈人生的那一抹身影。 

  春秋轮回。时至今日,袁天罡早已化为了历史天空的一颗流星,而一代名流黄庭坚与李冲元留在袁州的足音也消失了千年,唯独他们身后的那块牌匾千年不毁、那座阁楼千年不倒。 

  一座古城,有根,才有魂。袁州的根与魂便蕴藏于它两千余年的漫长建城史中。近年来,当地推出了袁州古城复兴计划,挖掘被湮灭的遗址,再现古城荣光。相信不久的将来,难禅阁将不再形单影只,更多古建可以涅槃重生,开启一扇扇尘封的历史之窗,让人窥见袁州古城人文历史的绚丽与灿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抚州先行先 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山花烂漫
千古一阁见袁州
燕山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