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在位于抚州市东乡区杨桥殿镇的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基地,工人正在架设电池组件。该项目通过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采取“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渔光互补模式,带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 铮摄 |
|
|
▲5月5日,余干县江埠乡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架设于水面,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工人正在检修光伏发电设备。江埠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每年可为地方增加税收800余万元。本报全媒体记者 吕玉玺摄 |
|
|
▲4月26日,在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仰江村原矿山遗址光伏电站建设现场,工人正抢抓晴好天气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
特约通讯员 赵春亮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