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诚平
5月14日清晨,家住瑞昌市惠民家园小区的魏大爷来到公园,先打一套太极拳,再和老友打上几局门球,然后来到市老年大学练书法。“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充实!”魏大爷乐呵呵地说。
在瑞昌市,像魏大爷一样乐享幸福生活的老年人体育协会会员有4.8万人。长期以来,瑞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着力解决养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助推老年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描绘幸福底色。
“又进了一球,漂亮!”在瑞昌市南阳乡老年人体育活动馆门球场上,十几名老人尽情挥杆,现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这个活动场馆是南阳乡投入200万元,于不久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设有门球、地掷球、气排球等多个场地。在瑞昌市,像南阳乡一样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已经成为每个乡镇的标配。
场所建设是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基础,是健身活动的必备条件。近年来,瑞昌市除了在城区兴建了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硬件设施外,还把老年人体育场所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其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多措并举,改建结合,不断优化、完善农村体育设施。仅2022年,瑞昌市就新建和改造升级老年人活动中心23处,总面积68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升级晴雨草皮门球场5片、地掷球场8片、拳剑舞场233片。如今,即使是该市偏远的肇陈、乐园等乡镇,也不缺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
目前,瑞昌市能开展门球、乒乓球、冰壶、太极、剪纸、书画等26个项目的老年人文体活动,其中16个项目被列入比赛。该市老年大学已延伸到乡、村一级,直接服务2000多人。“瑞昌市老年人体育运动已经制度化、常态化。我们每5年举办一届全市‘老运会’,目前已举办11届;每年举办一届全市农村片区‘老运会’,7个片区轮流做东,目前已举办19届;每两年举办一届市直单位‘老运会’,目前已举办9届。”瑞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丁显松说。
截至目前,瑞昌市有各类老年人健身运动队1836支,经常性参加健身运动的老年人4.7万人。父子同室挥毫泼墨、夫妻同台劲歌热舞、兄弟同场挥杆竞技的情景,常常成为活动场上的焦点。
“我今年88岁了,参与老年人体育工作20多年,亲身经历了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从无到有,群体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到丰富多彩的过程,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惠及老年人的结果。”丁显松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国家发展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成色才会越来越足,因此,我们在老有所乐的同时,还不忘老有所为,积极发挥余热。”
丁显松告诉记者,瑞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鼓励老年人利用自身优势、特长,当好“六员”,即党和政府政策宣传员、留守儿童管理员、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员、党政工作助理员、社会稳定协调员、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员,踊跃回报社会。
据介绍,瑞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以来,共承办全国、全省性老年人体育比赛4次,荣获省以上先进称号10次,其中,2018年荣获“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