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链接产业集群,共建与共培联合。学院主动策应我省“2+6+N”产业行动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教研为引领,现开设54个专业对接我省重点产业,撤销10个不适合产业升级的专业,新增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个专业,不断增强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的适应性和融合度,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同时,将新业态、新技术的企业专家引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试点”“现场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大批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与就业衔接。学院依托省国资委所属国有企业,以服务区域发展和学生成才为立足点,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学院与江西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5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08个。学院党委书记、校长走访赣州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等企业109家,校企开设“现代博导精英班”等72个订单班,目前已共同培养5000余名学生。为更好服务2023届毕业生就业,从2022年9月开始,学院举全校之力大规模开展访企拓岗,截至2023年5月,已累计走访企业265家,拓展就业岗位3975个。同时积极邀请优质企业进校园,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畅通留赣路径,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后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会185场,提供就业岗位数30206个,做到招聘活动“不停歇”“不断线”,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全面更高质量就业。
创建产业学院,教学与产业相融。校园里有企业的实训基地,企业产业园区里有学生学习的身影,直接让高职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学习最新专业技能的场景,将在学院今年9月份入驻的共青产教融合基地成为现实。目前,学院入驻共青产教融合基地的各二级分院正积极推动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探索实现教学与产业相融,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中干”“干中学”。该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一期建设近400亩,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投资近4亿元。建成后,每年可满足近5000名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学生开展技能培训、教学实训等。学院将致力打造“产、学、研、训、创、服”六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为院校、企业和行业提供更全面、更紧密、更深入的合作平台,写好产教融合新篇章。(谭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