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艳 吴淑兰
一大早,苏玉喜的养殖基地就热闹了起来:水塘里,5000多只鸭子在悠闲地嬉戏,享受着夏日农村的美好时光;牛棚里,牛群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望着眼前这生机勃勃的画面,苏玉喜的喜悦扬在脸上。
今年52岁的苏玉喜是横峰县岑阳镇朝堂村人,1998年被确诊为视力四级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妻子也与他离了婚。苏玉喜既要赡养母亲,又要抚养读书的女儿,家庭负担很重。为了赚钱养家,2011年,苏玉喜前往新疆务工。2014年,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脱贫。新冠疫情期间,苏玉喜在抖音上做直播,得到很多网民关注。朝堂村村干部姜德华通过观看直播,了解到苏玉喜对养殖技术颇有研究,便主动联系上他,让他返乡创业。2022年12月,苏玉喜从新疆回到朝堂村。
“得知我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养殖业,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便帮我办理了小额信贷15万元,今年2月,我开始养第一批鸭子,现在养的是第二批,有5000多只。鸭子长得快,一年就能出三批,第一批3000只鸭子4月份已经卖了,销售收入3万多元。”乘着政策东风,加上养殖技术提升,苏玉喜在养鸭的道路上越来越自信。
苏玉喜家的田地旁,还有一个自建牛棚,9头健硕的牛儿摇着尾巴。“我这些牛是从山东买来的,村里没有这个品种,要是生个病,土方法治不好,所以我得非常用心照顾好它们。”苏玉喜说,“村里很支持我的养殖事业,明年我还想扩建,以后这牛棚面积要从2.8亩变成28亩、280亩。我还要把养殖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带着大家一块儿致富!”苏玉喜摸着牛背,满眼都是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