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23日,南昌市鱼尾洲公园绿意盎然,一条条风光秀丽的生态长廊和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子波 摄) |
|
|
2021年9月18日,赣江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渔业村水域,3头长江江豚在水中畅游。
(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子波 摄) |
|
|
2022年1月13日,在鄱阳湖浅水区行走的麋鹿。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 铮 摄) |
|
|
2022年11月11日,一群小天鹅在鄱阳湖朱袍山碟形湖湖面自由嬉戏。(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子波 摄) |
|
|
2021年4月29日,护渔队队员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老爷庙水域巡护。(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子波 摄) |
|
|
3月13日,河道保洁员在萍水河湘东段水域巡查,清理河道漂浮物。(本报全媒体记者 史港泽 摄) |
|
|
2019年12月10日,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插旗洲分场,志愿者在稻田里播撒玉米,给附近栖息的冬候鸟提供食物。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 铮 摄) |
|
|
◀经过复绿工人的不懈努力,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矿区90%以上可复绿的废弃地都进行了生态恢复,复绿面积超过7200亩,种植苗木上百万株。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 铮 摄) |
|
|
▶10月6日,瑞昌市南阳乡,穿境而过的武九客运专线、杭瑞高速公路宛如玉带,与青山、田园、村落等构成一幅秀美的秋日乡村画卷。
(特约通讯员 魏东升 摄) |
|
|
扫码看视频 |
|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天朗气清,白鹤翩跹……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铺展。
江西是个好地方。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闻名天下的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是白鹤、长江江豚、麋鹿等珍稀动物的理想家园。大自然的慷慨,造就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风景这边独好”。
近年来,江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全域空气质量、提升全域水质量、防控全域土壤风险,从严从实抓好重点问题整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化矿山生态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作为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正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
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均居全国第二,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全省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如今,江西正举全省之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做好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让一张张生态保护的“绿色名片”更加闪亮!(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