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于强
年纪大的人如何学好书法?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特刊发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副主席马于强撰写的此文,希望对有志于学习书法的老年朋友有所启发。——编 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加入了学习书法的行列,这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事。当然,想要学好书法,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择帖与读帖相伴。提到写毛笔字,绝大多数老年朋友都知道要临帖,可真正懂得择帖和读帖的人却并不多,往往喜欢随便找来一本或几本碑帖,不假思索,提笔即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临来摹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择帖与读帖方法所致。众所周知,我国历代碑帖众多,但并不是每种碑帖都适合自己学习。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碑帖,对学书者来说至关重要。选择碑帖不管是篆、隶、楷、行、草哪种书体,都要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性格。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学一些风格秀美、严谨一路的碑帖较为适宜;性格开朗的则选择一些豪放、开张的碑帖为佳。只有这样,才易于深入进去、与古为徒,从而领悟到古人的书写意趣,提升自己的格调。
字帖一经确定,切忌盲目写、机械描。有许多人拿到字帖后喜欢从头到尾抄来抄去,长年累月却进步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认真读帖。唯有下功夫读帖,勤读冥思,细品深悟,才能事半功倍。具体方法是,先把握该帖的整体特点,再从点画、结体、章法上去寻找特色、个性,将其字形牢牢印在脑中,做到心有成帖、脑有成字、胸有成竹。读帖越多、读得越细,眼力就越高,观察就越准。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就知道古人书法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临帖与创作同行。学习书法,临帖尤为关键。古人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许多人进步慢,往往是临帖这关没过好。临帖最好是按字帖上的范字原大临写。临写过程中追求一个“像”字,而且越像越好,最好达到复印机复印出来的效果,即每个字笔画结体的位置一点也不能改变,形态体貌酷似原帖,以求乱真。在经过一段时间临写后,可尝试以原帖风格、笔意进行创作,边临边创,慢慢巩固临帖成果,为真正的创作打基础。
在习书中享受快乐。学习书法没有门槛,但要长期坚持。有的人恨不得几天就能学会,几个月就能写一笔好字,可是当学习一年半载后字还是写不好,便会产生急躁情绪。特别是投稿后未能入选而萎靡不振,那就事与愿违了。凡有志于学习书法者,要摒弃功利思想,不能急于求成,当树立长期学习的信心,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现实中,也有的人不辨真伪,花钱买来一大堆非正规大赛的“获奖证书”。如此自欺欺人之举,实属不该。
在临帖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学习。学习既包含书法理论的学习,又包含向专业老师请教,多观看高水平的展览。书法理论包括书法史、书法基础知识、书法美学与书法鉴赏等。看展览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包括笔法、墨法以及作品的形制幅式、用纸等。